难题四:运费因为治超上涨但又慢慢回落?
从事公路运输服务的物流公司和全国数以千万的卡车司机,靠什么吃饭?自然是 “运费”。但治超能带来运费持续上涨吗?答案是很难。
① 备受期待。伴随治超新政、新版GB1589实行,车辆尺寸和载重量要求更严,一些车型载重量下调,为保证收入,人们开始观望运费变化。
② 车辆停运。治超新规执行前及初期,新版GB1589本已造成运力减少,加之恰逢公路运输步入旺季,一些企业和司机也开始顺势停运观望。
③ 应声而涨。一方面确实需求大,另一方面企业和司机的观望在一定程度起到了倒逼作用,煤炭运输等行业,面对治超,运价应声而涨。
④ 悄然回落。受货运量变化、治超力度不一、载重量减少及物流中间环节多等影响,运费上调一段时间后,已有司机表示运费再度回落。
显然,治超这一为了道路交通安全、货运市场公平而采取的举措,还要尽量确保一线司机和运输企业的收益平衡或增多,才更有助于治超。
难题五:公路物流市场将被水、铁两强抢食?
当前,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11.7万公里,居世界第一。而这也使公路运输一直都相对水、铁更有优势,可治超或会增强后两者抢食能力。
① 水路运输优、劣势明显,仅能有限抢食。水路运输成本低、运力大、运距长、通用性高,但是运输时间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可达性差。
而且,大多内河运输只能使用中小型船舶运输,这就使其只能在少数地区、有限时间内,才有能力抢占公路运输的份额。
② 铁路货运被看好,连锁反应下运价上调。素来,铁老大的盈利能力被广泛诟病,但此番治超新政实施后,9月份,铁路货运量正增长了。
日前,四川、重庆等地境内28个车站还新增“高铁快运“服务,同时铁路煤炭运价相应上调。显然,铁路货运的逆袭战打响了。
不过,与公路运输根深蒂固的优势和便利性对比,水、铁的抢食并不能动摇其根本,只是对部分企业来说,却也须做好竞争升级的准备。
难题六:治超是否可以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
降本增效是近年物流行业热门话题,如何降本增效,关乎行业发展,也关乎每个物流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只是,如今的治超能助力它吗?
① 独自消化治超成本。治超的初衷是让市场更规范,降本首先应是降低物流企业自身的经营成本,这样才能带来整个社会物流费用的降低。
可在目前仍处“小散乱差”这一粗放式发展下的物流企业,每每治超来袭,其在货主面前并无话语权,只能独自消化治超产生的各种成本。
② 渐次告别多拉快跑。为提高运输效率,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共同配送等组织方式被大力提倡,大马力车型也愈发受宠,但这足够吗?
治超本是鼓励车型标准化,但比较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大马力车型不能多拉恐也损失部分用户,效率难免受了影响。
所以,我们期待,在一轮轮的治超政策实行之际,也能看到保障物流企业降本增效的举措与之同步推进,这也是保证治超质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