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时讯 > 物流专题

复杂的奥运物流如何运作?——以北京奥运会为例

作者:nine123 来源:川大物流联盟 时间:2016/8/15 浏览次数:1901

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相关物流及交通企业已经得到一次实战体验,也给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一)冷链物流:应急预案保障食品安全

从2007年8月8日起,北京就开始全面检验奥运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做好奥运赛事的食品安全演练工作,为2008年奥运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积累经验、打好基础。

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食品物流安全保障的规章制度,如《奥运会食品安全食品动物药品使用管理规范》、《奥运会进口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等。

奥运会正值北京最炎热的夏季,奥运会所需的蔬菜和肉类等都必须进行冷藏运输。原料的运输全程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温度自动记录装置,对运送的路线也都进行了严格规定。从奥运食品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食品流在不断地分散和聚合,而冷链物流和信息流始终贯穿其中,从而有效地保障整个奥运食品冷链的安全运作。

(二)场馆物流:团队化管理保障运行

2008北京奥组委采用场馆化管理,以场馆运行团队为单位具体负责各场馆的赛事筹备和赛时运行,场馆主任为最高负责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共有竞赛场馆、训练场馆、非竞赛场馆一百多个。在竞赛场馆中还分为带训练场馆的和不带训练场馆的两类;训练场馆也分为独立训练场馆和附属训练场馆两类;非竞赛场馆共15个:物流中心、数字大厦、国际广播中心、奥运村等等。

北京奥运会的物流运作采用分区管理,以场馆为基本责任单位,由场馆主任对整个场馆的运行负首要责任。场馆物流团队设物流经理一名、副经理一名、主管若干名。场馆物流团队受北京奥组委物流部和场馆主任双重领导。北京奥组委授权委托物流部负责人与各场馆主任签定《场馆物资保全责任书》,以确保场馆物资安全和物流运作的顺利进行。

(三)花卉物流:专家团队全程跟踪服务

奥运花卉配送的过程对北京奥运花卉配送中心来讲,是具备挑战性的工作,他们依靠科技支撑,全力打造奥运花卉品牌。为此,他们专门组建了专家团队,聘请了一批全国著名花卉专家和插花花艺设计大师担当顾问。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冷藏设备和冷藏技术,以保证奥运花卉品质。购置了一流的专业物流设备,有花卉冷藏专用车辆近20辆,同时配备了专业花卉运输、装卸技术人员60名,按照确定的奥运会颁奖用花方案制成高质量的花束,并准确、及时、安全地送到各个奥运场馆,运送地点远至山东青岛赛场。

据了解,2008年奥运会期间,近3000束颁奖花束。每天凌晨,奥运花卉培育基地会根据当天颁奖用花量,将现摘的新鲜花材运抵奥运花卉配送中心。中心的加工车间里,将聚集数十名专业插花高手,按照设计图纸,剪裁每枝花茎长度,要精确到毫米;每个花朵直径、每束花搭配的绿叶数量都要基本一致。花束扎好后,立即送往冷藏室保鲜。

制作好的奥运颁奖花束将由奥运配送中心的专用保鲜车,运送到奥运比赛场馆。保鲜车内的温度控制在10至15摄氏度。运输过程中,每束花会独立装进一个“保鲜盒”,这个盒子不能太窄,以免花儿们碰壁、挤压,花束们相互也不接触。中心为此配备了30辆密封的运输车。

(四)展会物流:祥龙物流承接展会服务

作为入选奥运服务“绿色车队”的第一家物流企业,北京祥龙物流有限公司(简称“祥龙物流”)承担着奥运会期间北京市民生活物资的运输工作。祥龙物流还担负着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设备的转场运输任务。

祥龙物流专门成立了奥运运输指挥领导小组,加强信息沟通,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同时抽调各分公司有经验的调度人员组成了奥运调度中心,负责奥运期间整个公司的运输指挥统一调度工作,统筹公司运输资源,随时做好运输生产指挥工作。另外,该公司还成立了车辆抢修组、技术安全组、政审宣传组、后勤保障组等,制定了详细的运输方案和应急预案,规范了奥运运输指挥成员、司机、业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及作业流程,确保各个环节万无一失。

据祥龙物流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运输服务主要有四个特点:需求不确定性,因开幕式演出节目调整频繁,需运输物资品类、数量也随之变化,我们拟定的运输计划也随之反复修改、调整近20余次;运输时间紧,历届奥运会转场工作所需时间均在90多个小时,而2008年的转场时间只有56个小时;天气情况未知。转场运输期间正值雨季,有可能出现降雨、大风、雷电等天气,对运输装卸影响较大;需协调部门多,运输工作涉及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部、安保部、物流部、交通部、各有关场馆运行团队以及交管、路政等部门,还涉及北奥演出公司、总装院、首钢、住总、太重、武船等多个企业。

(五)仓储物流:启用可视化仓库管理系统

北京空港物流基地凭借完备的服务体系被确定为2008奥运物流中心的选址。

中心于2006年4月25日正式开工,2007年3月8日正式启用运作。该项目总占地220亩,总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四栋双层物流仓库(各2.5万平方米),以及配套物业管理楼等设施。北京奥运物流中心由全球最大的工业物流地产公司美国普洛斯公司投资建设,以有效保障奥运物流仓储设施及其管理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为突出“科技奥运”理念,北京奥运物流中心的管理与监控采用“数字化”和“可视化”技术,以保障奥运物流安全、高效、平稳地运作。据悉,物流中心依靠先进的可视化智能监控技术对物流活动进行监控管理,实现了对客体的实时跟踪和控制,确保物流渠道顺畅、安全。奥运物流可视化智能监控信息平台系统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即可视化仓库管理系统、可视化在途货物监控系统和查询监控系统。可视化仓库管理系统,是指为了满足赛事物流的需求而对计划存储、流通的有关物品进行相应的可视化监控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对存储的物品进行接收、发放、存储、保管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六)邮政速递:北京邮政公司专业护航

奥运会期间,北京市邮政公司在31处竞赛场馆、12处非竞赛场馆、120家奥运签约酒店、众多主题公园和文化广场为各界用户提供了优质、高效的邮政服务。共安全投出邮件53.9万件。为运动员提供行李和随身运动器械的物流配送,共出车3434次,运送行李和器械56469件。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速递组建专网运作负责进京奥运速递邮件的分拣、运输和投递工作,同时还承担每日两个频次的国际进口包裹的拉运和投递工作。为圆满完成奥运服务任务,北京速递采取以下五项措施,确保奥运会期间速递邮件安全和投递服务的质量:

成立奥运服务临时机构,由专人专门负责奥运生产运行组织、管理、档案保管等各项工作,以确保奥运服务工作的质量、时限和服务水平;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利用每日班前会的时间,对相关人员进行服务和业务方面的教育培训;明确奥运邮件处理流程,对奥运中心支局邮件、120家奥运签约饭店邮件及进口国际包裹邮件按照不同的安检要求,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业务处理流程,并召开全体奥运服务人员动员会,再次强调各项业务流程,使业务操作规范化、制度化;实施“净区”制度,确保奥运邮件万无一失,在航站分拣封发作业现场划定“净区”,专门处理奥运邮件,做到专区专用;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要求全体奥运服务人员统一着装,佩戴专门的奥运服务证件。

(七)应急物流:借鉴国外应急物流 多次演练

当时,奥组委借鉴别国的相关经验,及时引进了最新的应急管理理念和应用技术成功应对了这一难题。同时,要求各有关奥运物流服务企业,制定物流应急预案,并多次演练,争取将应急成本降到最低。

 

 
文章关键词: 物流 仓储 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