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北京、深圳街头正在上演“禁摩限电”专项整治活动。尤其是在深圳,在一系列政府“联席会议”的调控下,城管、交警,甚至特警队员统一行动,深圳市交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第一轮整治行动中,有17975辆电动车被查扣,快递企业人员19人被拘留。
一时间,立交桥下,堆积如山的罚没车辆,街头执法时发生冲突的照片、视频刷爆朋友圈。在深圳,有的快递员采取人拉肩扛收派快件,有的则无奈地通知客户上门自提,运营效率大大降低,快递客户体验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在公共交通尚未完善的条件下,“禁电限摩”断了很多底层民众的“路”,也加大了最后一公里出行难度。一些提供“上门服务”的O2O企业及快递人员更是叫苦连连。
从世界范围来看,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其实都不容易解决,各国也有各自的解法。
美国——自驾车为主
美国人的日常交通方式主要是自驾车,整体而言,除非是住在公共交通发达的纽约等大城市,美国的短途交通主要就是自己开车,不倚赖公共交通或是骑自行车。
美国电动自行车普及率并不高,主要是作为一种休闲工具。联邦法律统一要求,电动自行车最高速度小于每小时32公里。部分州允许其上路,但作了严格限制,而有的州至今仍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
德国——公共交通设施完善
德国公共交通不仅准时,还有地铁、轻轨、地区小火车、有轨电车、公共汽车等完善的交通网络。德国的现代化大都市依然保留有轨电车,与公共汽车一起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穿梭于城市的街头巷尾。
德国骑电动自行车的大多为55岁以上的老年人,95%的电车最高时速限制在25公里以内。如果电动自行车速度太快,德国交通管理部门会需要骑车人事先参加考试获取驾照,同时要求所有电动自行车驾驶者必须购买特定保险。
瑞士——经济环保电动车
自2008年推行用电动车替代燃油摩托车投递邮件至今,瑞士在用的两轮、三轮电动车已经达到2500辆,不仅投递员普遍赞赏有加,甚至还登上了该国邮票。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车辆外观,还是员工装备,瑞士电三轮的水准都要普遍高于中国。
瑞士邮政认为,电动车不但环保,而且经济性优越,为公司节省了大量开支。在正常行驶的情况下,每三天才需要充电一次,费用约为40美分。在瑞士,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信件和包裹需要处理,为了减少碳排放和对环境的影响,瑞士邮政提出了打造“环保型物流”的新战略,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便是组建一支现代化的新能源运输车队,目前大约三分之一的车辆已经更新为新能源车。
日本——发展超小型交通工具
日本政府通过发展超小型交通工具,实现节能及低碳化,同时为有小孩的家庭及老年人的交通提供便利。在日本,超小型交通工具还是观光游览车的一部分。为降低安全隐患,日本对发展超小型交通工具有严格的要求,规定了车辆使用范围、安全配套设备及持有合法驾照等要求。
低速电动车是日本超小型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电动车时速至24公里就不再有助力。在日本,高速公路左侧会划出一米线作为摩托车专门行驶,与轿车不争路。日本摩托使用年限越长则税收越高,骑车者自行将不符合安全规范的车淘汰。
印度特色——突突车崛起
印度媒体报道,大约60%的印度人口分布在中小城市,而短距离交通一直是小城市居民们的一大困扰。印度的Ola(在线即时叫车平台)推出“滴滴打突突”的出行服务,有效地缓解这些居民的出行难题。“突突”即电动三轮摩托,“突突”小巧灵活,不怕堵,不怕停车难,招手即停,是印度人出行的首选工具。
Ola在新德里、古尔冈等大城市投放了5100辆电动突突车,今后还将拓展到更多中小城市。虽然方便快捷,但突突车的安全隐患却未能得到有效预防。随处停放、四处穿行的突突显然也不利于维持城市交通秩序。
在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上,国外的一些创新模式也有一些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
无人机配送
去年11月,亚马逊公布Prime Air无人机,它能在30分钟甚至更短时间内将包裹递送到客户指定的地点。谷歌研发的Project Wing也与此类似。
30分钟之内完成配送的前提是无人机可以飞行15英里。显然,不是所有客户的指定配送地点都会在这个距离之内,但这不是主要问题,如果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能开放无人机商业用途,相信这些问题也将得到妥善解决。
DHL:节能配送自行车
在国外,相对于“快”,快递企业还会注重对环境的影响和服务的质量 。德国(DHL)运输公司研发了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来配送货物,它是一种没有发动机的自行车,可以有效减少碳污染物的排放,节约能源。目前见于荷兰地区。这种载货自行车最大优势就是没有发动机,可以有效减少碳污染物的排放,节约能源。
众包模式
在国外比较热门的本地配送模式是众包,Amazon Flex 和 UberRUSH会聘请本地的居民使用自己的私家车进行配送工作。
在去年8月份推出的新版Uber推出快递服务UberRUSH,这项按需快递服务,由快递员骑着自行车为用户取货、送货,适合当地居民的小件配送。Uber还在今年1月,在美国十座城市全面铺开其独立的送餐应用UberE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