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快递的最后一公里仍然是难题
日前,北京市交管局发布了通告,自4月11日起,长安街及其延长线等10条道路除自行车外,禁止其他非机动车通行。而在这之前,广东深圳“禁摩限电”风波,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深圳交警查处快递业电动三轮车的方式,更是引发不少争议。
小小的快递三轮车为何一时间成为城市管理者与企业间矛盾的焦点?电动三轮车的最后一公里之路为何如此坎坷?
深圳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市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150宗,同比下降3.5%,死亡431人,同比下降6.1%,但涉摩涉电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41人,同比上升27.66%。对此,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在4月5日“禁摩限电”新闻通气会上表示,由于对电动三轮车至今还没有制定国家标准,因此现在的电动(机动)三轮车均属非法生产,也无法取得牌照,更不能上路行驶。
由此看来,在没有新的合适交通运输工具的情况下,快递行业将面临被“禁足”。但是,中国2015年快递业派送的快件达到206亿件,居全球第一,这数以百亿计的快件,近90%是快递小哥骑着电动三轮(少部分两轮)车派送到用户手中的。失去这便捷的运送工具,快递企业和从业人员将面临巨大的困境。
“北京堵车那么厉害,三轮车就方便啊。车子小,停放方便,装得又多,一般都不需缴纳停车费。真要不让用三轮车了,那么多包裹靠我们一双手和脚,哪里送得过来?送晚了,遭投诉、遭埋怨的还是我们啊。”在北京就业的一位快递员对记者说。
对于快递企业来说,电动三轮车的确是目前最理想的末端派送工具。一是成本优势:一辆电动三轮车购置成本只需千元左右,充电成本低,占用场地相对较小,也不需要负担机动车所需要的保险、上牌、检验等费用,驾驶者不需要驾照考试、培训等成本,对以进城农民工为主体的快递员来说,电动三轮车在成本、效率方面,无疑是最佳的派送工具。二是运送优势:三轮车可以安装防盗上锁厢体,快递包裹避免风吹雨淋和丢失。三是环保优势:目前使用一辆电动三轮车,每天能完成的派送货量普遍超过100件,在城市中零排放、无污染,占用道路面积也很少。而使用汽车派送,以效率较高的美国UPS为例,一辆装备了现代信息技术的燃油派送卡车,每天大概能派送300件包裹,时下新能源货车尚未形成规模,如果把全国数十万辆电动三轮改成燃油货车行驶在街上,对目前饱受拥堵和雾霾之苦的诸多大城市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
事实上,在一些发达国家,电动车也是快递业的选择。据瑞士邮政官网介绍,自2008年推行用电动车替代燃油摩托车投递邮件至今,该国在用的两轮、三轮电动车已经达到2500辆,不仅投递员普遍赞赏有加,甚至还登上了该国邮票。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车辆外观,还是员工装备,瑞士电三轮的水准都要普遍高于中国。
瑞士邮政认为,电动车不但环保,而且经济性优越,为公司节省了大量开支。在正常行驶的情况下,每三天才需要充电一次,费用约为40美分。在瑞士,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信件和包裹需要处理,为了减少碳排放和对环境的影响,瑞士邮政提出了打造“环保型物流”的新战略,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便是组建一支现代化的新能源运输车队,目前大约三分之一的车辆已经更新为新能源车。另外,德国邮政近期也在巴登-符腾堡州的多个城市启动电动摩托车投递测试。
国标介入,能帮忙打通最后一公里么?
在深圳等地“禁摩限电”之后,快递车辆终于等来“国标”。日前,由国家邮政局组织起草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发布。意见稿显示,以后快递车最高时速须低于15公里、载重不能超过180公斤、车辆应安装卫星定位车载终端、预留充电接口等。
“国标”让快递业喜忧参半,喜的是,一旦按标准上路,就“再也不担心车辆被查被扣”;忧的是,意见稿中的具体要求“并不适合行业需求”。专家建议,既然是强制性标准,应平衡各方利益,为将来执行打好基础。
>>>>>>快递车时速不超过15公里
快递业关系民生,已成拉动经济“黑马”。意见稿显示,2015年,我国快递业业务收入、业务量分别达到2760亿元、206亿件,日均服务用户达到1.1亿人次。但3月底深圳出台政策“禁摩限电”并出现快递员工被抓一幕,将困扰快递业多年的“最后一公里”末端投递难,又推进舆论漩涡。
记者了解到,由于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缺少技术标准,隐患丛生,促使不少地方政府对快递业“限电”或“禁电”。我省有的城市当前就并不允许快递员使用电动三轮车送货。
4月12日下午,记者在南京奥体中心遇到一位快递员。这位快递员入行5年,用过三轮车、自行车、二轮电动车送快递,“电动三轮车最适合我们,但不让用。”记者走访江苏圆通、南京中通等多家快递企业,相关人士均认为,电动三轮车低碳环保,载货量大,是末端投递的首选交通工具。但目前市面上出售的电动三轮车,均未被列入工信部公布的机动车目录,没有办法注册登记。因此在交管部门看来,电动三轮车至今不合法。
国家此时推出的“国标”意见稿,是我国出台的首份专门针对快递行业车辆的国家强制性标准,有良好的民意基础,但意见稿的具体内容也引争议。意见稿规定快递电动车速度不超过15公里/小时,一线人员普遍认为“不现实”。“正常人跑步还每小时10公里,限速成这样,还叫‘快递’?”我省一快递企业负责人坦言,遇到大闸蟹等生鲜货物,原来30分钟的送货时间,可能要延长到60分钟或更长,商家、消费者都不会满意。
>>>>>>快递三轮车将有“准生证”
实际上,此前为了争取快递电动三轮车的合法性,我省各地都曾做过技术标准尝试,但都败在“执行”上。
“就差跪在人家门口”,12日下午,南京快递协会秘书长王湖云和记者讲起2014年的事,依然激动。南京市民的网上购买力一向很强。国家邮政局的官方数据显示,从2013年开始,南京每年包裹量都位居全国前五。数以万计的包裹投递,是难题。但没工信部“出生证”的电动车,“前几年南京街头常上演快递三轮车被扣押戏码,罚款几乎能再买一辆。”2014年,多家快递公司负责人找到快递协会,求快递协会想办法,“什么车都不合法,我们怎么送快递?”
2014年11月,南京邮政管理局提交《关于给予我市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通行便利的请示》。“上面都批示了”,王湖云说,但遗憾的是,“被相关部门卡住了”。南京版快递三轮车“出生证”就这样半路夭折。
无锡也努力过。2014年底,无锡召开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专项整治动员大会,向快递企业发放了首批50辆快递标准三轮车,但“因故”并未能推广。
>>>>>>“国标”应平衡各方利益
我省一位从事快递业的人士告诉记者,各地快递三轮车无法合法化,主要是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问题。该人士说,某市公安部门就曾回应,“禁止快递电动三轮车,才方便管理”,但快递事关百姓日常生活,事关数以万计的快递员工,“一禁了之,损伤的,是百姓整体利益。”
国家邮政局会同相关部门制定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已开始公开征求意见。这标志着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技术国家标准向出台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去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要研究出台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国家标准,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难题。希望行业内相关部门正视快递车辆管理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尽快寻找系统化的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