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9月21日起,交通运输部令第62号《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治超新政已经正式实施。
意见提出,将建立超载车辆和违法司机信息库,并与社会信用挂钩,对严重违法超限超载运输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相比原标准,新标准在超限方面明显收紧,六轴货车车货总重由原来55吨降为49吨。
此外,在《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出来之前,国家修正了《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2016),虽然这本身是两件事。但新政结合了原来文件内容作了统一协调,即统一了超限认定标准。
多部委联合发布“治限治超”新政,受罚不仅是司机,或倒逼物流企业从人工成本、车辆自重、运输效率等方面进行变革,中小运输企业将盈利承压。
但从实际来看,各地的执行力度、标准、执行时间还是未能如预期的那样“全国一盘棋”,仍然是各省之间标准存在差异,搞得物流从业者们一头雾水、无所适从,甚至还要遭受难以承受的惩罚。
超新政的实施,对公路运输影响甚大,整个物流行业可谓是变幻莫测。在新政下,全国各地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有的地方严格执法,有的地方却满不在乎--收钱的依然收钱,超载的照旧超载,使得很多公路货运从业者对此从期望变成了失望,从期待变成了愤怒……
今年10月20日圆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敲钟,正式登陆A股,成为国内民营快递第一股;10月27日,中通在纽交所上市,成为中国民营快递海外上市第一股;进入12月份,申通、顺丰、韵达借壳方案相继获得证监会批准,中国五大民营快递相继上市。
2016年称为快递行业上市元年,一点也不为过。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必然会走上资本道路,接受资本市场洗礼,可以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大发展空间,但是这也带来一定弊处,企业发展风险更大了,任何一个小细节可能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业内人士表示,快递企业密集上市都是为了争取资金同时彰显出企业实力,以便于更好建设网络基础设施。真正核心问题还是需要个漫长过程才可以得到改观,比如说末端最后一百米,尤其是欠发达县城、乡镇甚至农村代理商生存问题。
快递专家赵小敏认为,桐庐帮快递企业上市成功,是快递企业二次创业开始。IPO本身并不能为一个产业成熟与否做背书。中国快递业同质化依旧严重,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市场端需要理性消费,快递公司更需要从规模效应走向精细化管理时代。
2016年10月25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京东联合调查中国电商物流发展数据和情况,发布电商物流指数,并宣布将长期对外公布电商物流指数。
指数由总业务量、农村业务量、库存周转、物流时效、履约率、满意度、实载率、成本、人员9个分项指数和一个合成指数构成。合成指数由总业务量、物流时效、履约率、满意度、实载率、成本、人员7个分项指数加权合成,能够对中国电商物流有一个很好地追踪调查,长期指导这个行业健康发展。希望中国的ELI指数一直在100这个荣枯分水线之上!
2016年10月26日,京东召开“智慧物流之旅”无人仓开放活动,展示由机器人、人工智能算法和数据感知网络打造的全自动仓储场景。其中无人仓中展示了SHUTTLE货架穿梭机器人、智能搬运机器人AGV、DELTA型分拣机器人、六轴机器人6-AXIS。
一整年内物流黑科技层出不穷,京东精准测算商品体积的竖亥小车、无人机、无人车;谷歌的无人机、无人卡车;菜鸟E.T实验室的无人车、全自动化仓等等,但京东无人仓整合了诸多物流黑科技产品于一个应用场景中,代表了一种物流仓储未来。
无人仓确实高大上,也令人向往,但只有真正降本增效才会有意义。
2016年11月11日,天猫“双11”当天成交额达到1207亿,订单量突破6.57亿,相较于2015年“双11”当天的4.67亿,增长突破了40%。6.57亿一天的订单量是中国电商物流的奇迹,也是快递员创造的奇迹。“双11”8年,从2013年开始的三年,揽收1亿个包裹的时间已经从2天缩短到16个小时,签收1亿个包裹从9天缩短到不足4天,今年则只用了3.5天。
奇迹的背后是快递员的拼命,希望这些最可爱的人在流完血汗后真能有个好收入。
核心内容:《规划》围绕流通升级战略,提出了消费促进、流通现代化、智慧供应链三大行动,积极推进流通创新发展。《规划》以提高流通质量和效率为中心,以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为主攻方向,提出了“十三五”时期九项主要任务。
流通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首当其中的是要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运行效率,这对物流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规划》中提出的电子商务发展目标,势必推动物流快递行业的发展。《规划》几乎涵盖了物流行业所有业态,涉及到每一个细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