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时讯 > 物流专题

2016年物流盘点37件事19-24

作者:nine123 来源:川大物流联盟 时间:2017/1/11 浏览次数:1395

2016年7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说:“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物流深度融合,推动物流业乃至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这是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

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构建物流信息互联共享体系,建立标准规范,加快建设综合运输和物流交易公共信息平台,提升仓储配送智能化水平,鼓励发展冷链物流,推进互联网+车货匹配、运力优化,实现车辆、网点、用户等精准对接,加大用地等政策支持。

政策落地是好事,可以给行业带来变革。虽然现在有“互联网+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车承运人”等政策对物流行业大力支持,但是在执行方面还要有一定执行力,不能变形,正确产业导向引领,可以拉动经济发展,进行产业升级。但是在这些政策背后,需要企业真正落地执行,不能是噱头炒作。

核心内容:《意见》指出,构建物流信息互联共享体系;提升仓储配送智能化水平;发展高效便捷物流新模式;营造开放共赢的物流发展环境等四项主要任务。

《意见》通过物流数据信息并实现物流信息互联共享,推动传统物流向信息化、数据化方向发展,形成互联网融合创新与物流效率提升的良性互动。高效物流的实现,不可能完全靠行政命令来推动,需要市场主体借助物流信息化手段,提升仓储配送的智能化水平,创新高效物流新模式,来达到物流高效之目标。而且“互联网”+高效物流,受益的不只是物流行业,还能成为新常态下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016年8月底,国家邮政局出台《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快递业包装要在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十三五”期间,力争在重点企业、重点地区的快递业包装绿色发展上取得突破。2016年发生在电商物流领域的绿色公益事件不胜枚举,菜鸟的绿动计划、京东的纸箱回收、环保电动车都是值得记住的,但《实施方案》中要求的:2020年基本淘汰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包装物料、基本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电子运单使用率达到90%以上却是影响更为深远的。

作为快递的附属品——快递包装,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快递包装主要存在过度包装、材料不环保、包装不能循环利用三大问题。有统计数据显示,仅2015年快递包装物消耗量可绕地球赤道425圈,编织代30多亿条,胶带170亿米,包装垃圾可以摆满近20万个足球场。

核心内容:结合新修订的《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统一了车辆超限超载执法认定标准,将六轴及以上车辆重量限值由55吨统一调为49吨;狠抓车辆生产改装和货运装载两个源头治超;严格实施“一超四罚”。

9月21日之后,公路货运市场的运价明显上涨。据测算,违规车辆整改为标准车型后,单辆车运输价格将上涨300元至450元。这要求公路货运市场的经营模式必须要改变,逐步从传统的生存模式向集约化、网络化提升。对于治超带来的市场运能下降的问题,积极发展多式联运等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是一条可以选择的路径。

需要指出的是,在治超新政落实的过程中,各个地方存在执法尺度不一的问题。交通运输部和公安部两部为此还下发了《关于规范治理超限超载专项行动有关执法工作的通知》,以保证市场的各参与企业有公平的竞争环境。

2016年9月1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改革试点加快无车承运物流创新发展的意见》,为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推动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有关部署,鼓励无车承运物流创新发展,加快完善与新经济形态相适应体制机制,提升服务能力,推进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决定在全国开展道路货运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一方面,《意见》的出台破除了无车承运人发展的制度枷锁,使众多的无车承运人,如信息平台、第三方物流、货代等,能合法地、“光明正大”地开展日常业务;另一方面,无车承运有利于促进行业“降本增效”,有利于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有利于优化行业发展格局,将极大推动货运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

试点本身是一件好事,国家在积极辅助运输行业更好发展,但是在下面执行时,却成为哄抢对象,为了这一“虚名”,企业一拥而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殊不知,最后只会导致政策落地时发生偏颇。

核心内容:《方案》提出,简政放权,建立更加公平开放规范的市场新秩序;降税清费,培育企业创新发展新动能;补短强基,完善支撑物流高效运行的设施和标准体系;互联互通,建立协作共享和安全保障新机制;联动融合,构建产业链共赢新格局等五项重点任务。

今年以来,国务院和中央部委出台类似的政策,《方案》只是其中之一: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都与物流业“降本增效”息息相关。

这套降本增效的政策“组合拳”,从降本的方面看,有利于通过简政放权、降低税费等方式,进一步改善物流企业的发展环境,从增效的角度来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这需要推动物流服务、物流模式、物流技术、物流体制等方面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