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民营快递业务量完成184.8亿件,实现业务收入2246亿元。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市场份额分别达到89.4%、81.1%。
而收入排名前八的快递品牌占到全国比重的77.3%,其中前四就占到50.4%,随着民营快递企业持续快速发展,二三梯队与完成上市工作的第一梯队间的差距也将进一步扩大,未来的竞争可谓是现实版的“生死时速”。
排名前五的第一梯队在完成上市后将对二三梯队的快递品牌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的形成挤压,剩下的十多家快递品牌可瓜分的市场份额已不足三成。未来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快递企业将有能力大举投入软硬件设施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据悉今年年初继顺丰之后,圆通航空首批引进的三架B737-300全货机已经全部投入生产运行。圆通计划明年在浙江嘉兴建成圆通全球航空智慧城,加速在航空物流方面的布局。
在快递企业集体上市后,竞争焦点已转向航空货运,相比国外,我国的航空物流运输还有很大增长空间。国际巨头联邦快递目前拥有647架飞机,为全球200多个国家提供运输服务。
而国内起步相对较早的顺丰却只拥有28架货运飞机,相较而言我国航空运输规模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但发展航空运输业需要巨额的投入,这一定要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才能得以实现。
不过二三梯队企业也并没有坐以待毙,德邦物流去年就已经提起了IPO申请,而处在第二梯队相对靠前的天天快递、百世快递也都将上市计划提上日程。即使还未有上市消息的宅急送、优速快递等二三梯队企业也进行了融资运作来应对新一轮的资本大战。
这一次的快递上市潮将加剧行业内各品牌间的竞争,一些相对较小的企业将通过重组合并的方式来达到一定市场规模,从而吸引资本的关注。
而目前以加盟制为主中国快递业在渠道和客户群体上存在着很高的同质性,其整合难度超乎想象。但为了能够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内获得生存的机会,做出一些牺牲在所难免,留给这些企业的时间已所剩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