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上市成了快递企业竞速发展的不二法门,大家你追我赶,大有一副“有条件的马上上市,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抓紧上市”的热闹场面。
目前,国内A股市场已经齐聚申通、圆通、韵达和顺丰“四大金刚”,其中,圆通已经抢先一步借壳成功,荣膺“快递第一股”称号。而顺丰借壳鼎泰新材的方案也在获证监会有条件通过。随着中通快递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招股说明书,顺丰以及“三通一达”作为中国快递业的第一梯队都将在资本市场找到自己的归宿。
各快递企业力争“快递第一股”的背后,是行业洗牌和引入资本后的结果:其一,快递行业洗牌的必然要求。中国的快递行业已结束暴利时代。快递件均收入正逐年下滑,从2005年的27.7元/件降至2015年的13元左右,而国家邮政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预计2016年我国快递业业务量将完成275亿件,同比增长34%,终结了此前连续4年保持超50%增长的纪录。而快递行业自发展初期,就带有“小、散、乱”的特点,本就是烧钱的游戏,随着行业的洗牌加剧,利润也将不断压缩。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或可缓解企业在资金方面的压力,也利于其兼并扩张。其二,引入资本的结果。国家经济下行,各行业增速大幅下滑,大面积产能过剩。在此背景下,仍然保持20%以上增速的快递行业自然为投资者所青睐。但资本的逐利性质却引导着企业往资本市场追赶。
中通快递决定在美国上市,想必是不愿与800多家公司一样排队等待中国内地监管机构对IPO申请的核准吧。毕竟在快递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行业,在融资方面没有后续的资金参与竞争,那么地位会很快下降。
数据显示,收入排名前八的快递品牌占到全国比重的77.3%,其中前四就占到50.4%。而随着第一梯队上市完成,二三梯队与第一梯队间的差距也将进一步扩大,二三梯队的快递品牌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挤压,十多家快递品牌可瓜分的市场份额已不足三成。
普遍依靠价格竞争的中国快递企业在服务上并没能拉开差距,未来竞争对手上市融资后,将很快有能力展开新的软硬件投入,没能得到资本市场青睐的快递企业只会迎来更大的落差。所以,无论是被资金实力雄厚的“大鱼”吃掉,还是抱团成鱼群期望得到资本的青睐,从而成为大鱼,都是可以预见的,快递行业的优胜劣汰将会进一步加速。
这是个大鱼吃小鱼的时代,尤其在快递行业处于升级转型面临分化的关键时期,谁能抢先一步,或许就决定了十年后的结局,所以在上市这种事上别说缺席,就算迟到也是一种罪过。
但是二三梯队快递公司是不是真的没有机会?其实也不然。按照快递市场年复合增速30%计算,到2020年日均可达2亿个包裹,相当于今天规模的4-5倍。尤其在同质化现象严重的快递行业,立足于服务,找到差异化竞争的方式,还是有足够的生存空间,甚至插上资本的翅膀,一飞冲天也未必是无法实现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