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21日起,一场被媒体称为史上最严厉“禁摩限电”整治行动在深圳展开,据深圳市交警局通报,行动开展10天内,共查扣各种违章、违规摩托车、 电动车17975辆、拘留874人。目前,各地铁口、公交站点、口岸、商业区等聚集非法拉客现象明显减少,涉摩涉电交通事故均明显下降,整治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事件导火线:深圳交警开始禁摩限电专项整治活动
今年是深圳城市管理年,深圳交警针对禁摩限电行动提出了四个一律:
1、对无证驾驶摩托车的,一律予以行政拘留;
2、对利用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兜客揽客实施非法营运的,一律以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予以行政拘留;
3、对违规使用电动(机动)三轮车的,一律予以行政拘留;
4、对“涉摩涉电”暴力抗法行为,触犯有关法律法规的,一律依法行政拘留或刑事拘留。
禁摩限电行动时间:从3月21日至4月底,集中开展6次整治行动。
>>>>>>>追溯源头:深圳为何要禁摩限电
其实此类政策一直都有,按照很早之前的数据,全国有170多个城市出台了与深圳类似的“禁摩限电”的规章,这个数字现在只多不少。规章的内容也大多类似,要么是完全禁止摩托和电动上路,要么是在诸如速度、牌照、电池、排量等方面做出标准限制。
据介绍,虽然去年深圳交警查扣电动车、摩托车352714辆,拘留违法人员5347名,但由于涉摩涉电非法营运有利可图、违法成本较低、超标电动车源头管理存在瓶颈等原因,未能在降压涉摩涉电交通事故方面达到预期的效果。
>>>>>>>具体“禁摩限电”原因归纳一些则为以下几点:
第一,摩托或者电动车的事故高发,比如深圳,全年有超过30%的交通事故来自这两类车辆;
第二,这些车辆经常不遵守交通规则,逆行、随意乱拐、横冲直撞等时有发生,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
第三,这些车辆有时从事非法营运,扰乱公共秩序,甚至有“飞车党”等利用这些交通工具实施抢劫;
第四,这些车辆“影响市容”;
第五,电动车正成为潜在的“马路杀手”,机动车造成的交通事故持续在减少,非机动车造成的交通事故却一直在增加。
另外还有诸如:90%道路未设非机动车道,报废电池污染严重等等。
>>>>>>>凭什么禁摩限电?深圳禁摩限电有何法律依据?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深圳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查处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是我们的法定职责。主要包括:
一是出台限行、禁行措施;
二是对违规载人载物、违反禁行限行规定、驾驶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车辆上路等,扣留车辆、处罚违法行为人等;
三是对特殊行业使用的电动自行车核发专用标志,准许其上路行驶;
四是除交警外,必要时,市公安局可以组织其所属部门参与执法。
>>>>>>>舆论焦点:支持还是反对?
然而,随着整治行动开展,“50名快递员被拘留、800余辆快递车辆被查扣、上千名快递员辞职”等消息开始在网络上疯传,“禁摩限电”是否影响快递业发展成为舆论焦点。甚至深圳市交警局不得不召开媒体座谈会,来回应此事。
面对“禁摩限电”的争议,有人表示“禁令”有悖低碳环保的发展趋势和国家政策、剥夺了市民的交通权利。也有人认为电动三轮车横冲直撞,险象环生,尤其是在小区里面,开得飞快,吓得行人老远就要注意让着,真是提心吊胆,禁有禁的道理。你怎么看?
支持
很多超标电动车非法上路,严重影响市民出行安全
电动车普遍超标、无照无牌、漠视红灯,是道路安全的一大隐患。在管不好的情况下,不如或禁或限,减少道路安全隐患。虽无奈,却有效。(公务员风清扬)
“禁摩限电”有必要性。特别是禁止摩托车在市区通行,对道路交通安全、环境保护都有好处。(职员萧风)
“禁摩限电”的做法,利大于弊,长远来看,代表着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希望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支持。(教师文竹)
反对
“封杀电动车”既不合情也不合理
如今交通方式还不够便捷,老百姓自然而然地选择电动车这一中庸方式。在电动车大行其道时,强制限电,恐激起民愤。老百姓出行便利是硬道理。(教师有心无痕)
不能因为一些骑摩托车和电动车的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就禁止所有的摩托车和电动车上路。个人认为既然国家允许卖摩托车、电动车,那就说明摩托车、电动车是允许用的,地方就不应该“限摩禁电”。(市民蓝色蝴蝶)
不是所有的电动车都违章,也不是所有的汽车都遵章行驶。随着私家车日益增长,机动车占用慢车道停车,使得非机动车道越来越少,让那些每天靠骑车出行的人无路可骑,只能冒着危险违章骑行。(市民陌陌)
汽车车祸致死率那么高,是不是也应该禁?(市民想啥那)
建议
加快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步伐
“禁摩限电”是一种“懒政”行为,管不了,管不好,干脆一禁了之。建议加快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步伐,如果轨道交通、公交更加便宜、快速、便捷,群众出行也不会首选不大安全的电动车、摩托车了。(职员悦溪)
摩托车、电动车横冲直撞非车之过也,由此可见对驾驶人员加强教育引导已刻不容缓,教育他们安全驾驶、文明驾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教师张启山)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将“摩、电”的管理立法并严格执行,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公务员孙道成)
对于摩托车、电车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管理,比如也像轿车一样采取上牌扣分制,扣到一定的分值扣车、蹲学习班、拘留等。要是都禁止了也不利于低碳环保。(市民白百合)
媒体和专家
“快递小哥”怎么走向远方?
深圳“禁摩限电”挥硬拳头,快递等行业也不得使用电动三轮车运送物品,这让快递公司叫苦不迭,快递业还能有春天吗?如何将摩托车、电动三轮车与汽车一样纳入到城市交通管理的正轨中,从来都是个难题。然而,对于城市管理与公共决策而言,“见了树木,更要见森林”,部门“善意”也常常需要对接整个社会的需求。当物流业成为城市的信使,当电动三轮车时刻勾连着“神经末梢”,交管部门“一刀切”并不科学,快递电动三轮车的合理性应该得到正视。(人民日报)
禁摩限电,要多些情与法的平衡
深圳禁摩限电,要多些对情与法的平衡,比如给快递业喘息空间,在平衡现实中拿捏善治力道。实质上,很多快递企业用电动三轮车,跟专门的行业用车标准匮乏不无关系,也跟政府的总量控制无法满足用车需求有关。尽管眼下深圳警方表示,将增加快递电动车配额,可在车辆供给足量前,不妨给快递业以缓冲余地,让不合格车辆有序出清。(新京报)
>>>>>>>快递专用三轮将实行国家强制性标准
4月11日,上游新闻记者从国家邮政局网站了解到,国家邮政局组织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等单位,完成了国家强制性标准《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对外征求意见中。
此次征求意见稿中不但对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的车高、车长等做了规范,而且对车速、启动和载重做了限制。
还对“电动车能否挂牌上路”的热点问题,做出了指导性建议。
规范快递用车,有利于推动快递业发展
上游新闻记者从意见稿中了解到,近几年,我国快递业发展迅速,在降低流通成本、支撑电子商务、服务生产生活、扩大就业渠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5年,我国快递业业务收入、业务量分别达到2760亿元、206亿件,同比增幅为35%、48%,日均服务用户达到1.1 亿人次。意见稿表示,在这样跨越式的发展中,快递末端服务环节缺乏统一、规范的运输工具,快递车辆通行不畅等问题,也成为制约快递发展的瓶颈。
而此次制定的意见稿,明确使用电动三轮车是快递运营的重要基础条件,符合我国国情和快递发展业情。
制定快递三轮车国家标准是破解快递“最后一公里”通行难题的重要措施,对于推动快递业规范、高效使用电动三轮车,有效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意见稿称,快递电动三轮车起步晚、发展快,技术性能不统一,安全性能不稳定,管理制度不健全,给生产运营和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以往出台的相关行业标准由于层级低、非强制、权威性弱,难以为加强和改进快递电动三轮车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
此次制定国家强制性标准,提升标准层级和权威性,科学设定快递三轮车在安全等方面的技术底线和技术门槛,有利于充分发挥标准的基础性、约束性作用,为完善相关制度规定、提升车辆生产质量、改进车辆管理、保障交通运行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专用车能否上牌,意见稿没有给出定论
意见稿中,还对快递专用电动车的尺寸做了限值。其中,快递三轮车的车宽尺寸限值为1000mm,高度尺寸限值为1400mm。车长尺寸限值在3000mm以内。 标准规定最大装载量为180公斤。
对于车速方面,意见稿规定“快递三轮车最高车速不应大于15 km/h”,起步4秒内的加速度不应大于5km/h。同时,意见稿还要求“快递三轮车控制器在技术特性上应有防改装设计”。
除此之外,意见稿还对快递专用三轮车的蓄电池、制动、爬坡能力和车辆外观标示等做了相应的要求。
快递专用三轮车是否可以上牌上路呢?
上游记者在意见稿中,没有找到对于快递专用车上牌上路解决办法,只是给出了指导性意见。
意见稿称,在管理规定中,建议对快递三轮车实施严格的闭环管理,对生产、检测、人员培训、使用及监督管理等做出规定。
各地相关部门应在管理规定的指导下,制定本省(区、市)实施细则,重点规范车辆的标识、生产、使用、管理等内容,做到生产有标准、质量有检测,管理有措施,监督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