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到来,传统物流行业也迎来了向多元化物流转型的关键性时期。“物流+互联网”、“物流+地产”、“物流+金融”、“物流+电商”……各种“物流+”的名词让人应接不暇。这些名词像是物流行业发展的催化剂,点燃了整个行业的激情。
物流+电商实现无缝对接
中国商务部等六部门3月23日印发的《全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专项规划(2016-2020年)》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布局完善、结构优化、功能强大、运作高效、服务优质”的电商物流体系,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电商物流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先进物流装备、技术在行业内得到广泛应用。
物流在电商竞争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说物流是电商销售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的崛起,让电商物流从幕后走到台前,也让电商物流成为企业和资本纷纷注巨资建设的项目。许多企业通过“物流+电商”的新模式,实现了物流与电商的无缝对接。
物流业分为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等几种运营模式。自营物流是指电商企业自建的物流体系,企业自营物流模式意味着电子商务企业自行组建物流配送系统,经营管理企业的整个物流运作过程,这类的物流以京东物流为代表;还有一种就是传统企业在转型加入电子商务以后,自行组建或者收购的物流体系,同样也是自己经营管理整个物流运作过程,这类物流以美的旗下安得物流、海尔旗下日日顺物流、苏宁物流为代表。电商企业选择自营物流时,需要自建基础设施,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支撑整个运营团队。
第三方物流是指独立于“第一方”发货人、“第二方”收货人的专业物流公司,长期以合同或者契约的形式承接“第一方”发货人的发货需求,以服务或者其他附带的功能获取利润。这类物流以顺丰速运、申通快递、圆通速递、中通快递、百世快递、韵达快递、德邦物流为代表。电商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时,不需要自建基础设施,物流运营由第三方物流自行负责,电商只需提供需求即可。
针对愈演愈烈的“物流+”趋势,相关专家表示,物流业是支持其他产业发展的支持性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是企业多元化的必然之路,对于企业增强发展后劲以及抵御风险都有重要作用。
物流+金融带动“物与钱”彻底流动
物流行业很多都依靠增值服务产生盈利,2015年最热门的增值服务就是金融。物流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是催化“物流+金融”模式诞生的重要原因。分析师称,这个市场绝不会寂寞,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物流+金融”会带动“物与钱”的彻底流动,也是中国经济巨变的表现。
物流金融基于中国物流增值链而生,虽然诞生较晚,但是其整体发展相当迅速。作为物流业和金融业融合发展的产物,物流金融在未来将进一步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并实现整个“物流圈”融资经营的便捷性。
“互联网+金融”并不是新的课题,但是“物流+金融”真正能让民间资本有序进入实体经济,为企业提供聚合型的供应链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些物流大佬开始花样翻新,在金融业务中寻觅机遇,如顺丰曾上线“顺手赚”,提供顺丰仓储融资服务,成为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打通的标杆型企业。
物流+地产将成未来蓝海
物流地产是由美国的普洛斯公司率先提出并实践的,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为止已有20多年的历史。物流地产属于工业地产,现代物流地产的范畴包括物流园区、物流仓库、配送中心、分拨中心等物流业务的不动产载体。
物流地产发达的国家以欧洲和美国为主。数据显示,中国现在的人均仓储面积只有0.4平方米,不到美国的1/10,而中国的电商渗透率已经超过了美国,存在着巨大的增长空间。来自仲量联行的报告指出,至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规模将达1万亿美元。市场日益向B2C模式(企业对消费者)发展,将产生对物流配送中心的巨大需求。
根据戴德梁行最新发布的《中国高端物流市场2015年回顾》报告显示:目前以普洛斯(GLP)为标杆的国际性物流地产商在市场中依然占据了大部分份额。但近年来,中国本土背景的公司正大举进入高端物流地产市场,其中不乏万科、平安等房地产“大腕”;而宇培、宝湾这样国内背景的物流地产公司,这两年发展势头正盛,目前已经挤入物流领域的前十名。
万科高级副总裁谭华杰表示,在中国所有不动产门类中,物流地产是最大的蓝海市场,也是目前中国所有的不动产类型中租金收益率最高的。在2015年年中,万科正式成立了物流地产发展公司,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品牌来运作。
而平安作为一家金融保险行业的领军企业,在2015年的年初就旗帜鲜明地在平安不动产旗下成立了物流地产事业部,开始大举进军物流地产,并在整个2015年取得惊人的发展。据有关人士透露,很快平安就会把这个事业部独立为一家物流地产投资公司。
面对竞争的复杂化和激烈化,各参与者也针对自身发展阶段和特点,采取了多元化的发展策略。普洛斯开始向工业厂房领域寻求突破;宇培选择快速扩张,积极拓展资本市场,同时进入冷链、电商新领域;宝湾物流企业内部调整,资源重新分配,同时寻求与国企、央企的合作。
物流+互联网实现信息化
中国公路运输物流市场的规模高达4万亿,但传统的物流行业由于信息化技术落后导致信息不对称、货车空载返空率高、物流效率低等痛点,正困扰着这个万亿级市场的快速发展。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物流行业商业模式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数据显 示,中国物流成本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8%,不仅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亚太和南美国家平均值。另悉,在发达国家中,物流成本占成品最终成本的10% 到15%,发展中国家大约在15%到25%之间,而中国的物流成本占生产成本比重达30%到40%。物流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车辆、油气、人力等诸多生产要素,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可以说信息化是未来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原因在于整个物流行业的三大痛点(环节冗杂,信息不对称以及“最后一公里”配送),传统物流公司由于小散乱的问题严重,一来由于货物在不同物流公司间流转,而信息化的滞步与落后,使得从货主到收货人,无法及时得知货物到了什么位置、大概什么时间能到达目的地。
二来由于传统物流的产业链十分长,物流配送过程由多个环节组成,而各个业务流程之间只能依靠人为的力量来衔接和协调,十分繁琐。在这样的情况下,若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会导致问题的发现和故障的处理存在滞留现象。“运输分散和信息化程度低造成我国物流效率低下,资源的严重浪费是整个物流行业之痛。
对于互联网物流行业而言,接下来应该按照朝着信用评价体系建立、线上支付闭环实现、物流生态圈建立等方向努力。智能化、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对于企业而言,是一场新的革命。行业的发展战略机遇期还有3-5年的时间。机遇与挑战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