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时讯 > 行业动态

电商物流:深挖“最后一公里”

作者:nine123 来源:川大物流联盟 时间:2016/3/30 浏览次数:1591

得益于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中国快递业快速增长,去年业务量达200亿件,收入超过2650亿元。不过,这种快速增长也有问题,如快递延误、丢失、损毁等。这些问题集中出现在所谓的“最后一公里”——快递交到客户手中的最后一步。“最后一公里”虽然是快递交到客户手中的最短物理距离,但这段距离的成本占快递成本的30%。

一个基本的问题是第三方物流占比较低,不到25%,而在欧美和日本这一比例甚至超过70%。快递物流公司投入严重重复,他们不停地投资快递硬件设施,增加配送点和司机数量。

商务部、发改委等部委近日共同发布《全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专项规划(2016-2020年)》,提出将于2020年基本建成完善的电商物流体系。规划指出,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加快电商物流发展,对于提升电子商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引导生产,满足消费,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要求,商务、发展改革、交通运输、海关、邮政、标准化等主管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地方相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相关协会、商会、联盟等社会团体要充分发挥各自作用,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策环境,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创新农村商业模式,培育和壮大农村电子商务主体,发展线上线下融合、覆盖全程、综合配套、安全高效、便捷实惠的现代农村商品流通和服务网络。

组建农村物流体系,弥补“最后一公里”的空缺,是我国电子商务基础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助推“洋货入村”、山货出库的重要“操手”。

农村电子商务前期投入大、而农民缺少专业知识;农产品在电商上的竞争停留在低水平同质化竞争阶段;农村物流体系不发达。要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基础体系建设,政府可以帮忙培训、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解决农户与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搭建中介平台交流,行业协会可以介入,帮助拓展服务产业链,扶持产品外包装设计、专利申请、冷链物流等产业发展。

挖掘“最后一公里”的新方案正迅速出现。

客户到自提柜自取快递商品是新方法之一。通过将物流环节的最后一步从快递公司派件转化为消费者取件,极大降低了快递公司的派件成本和复杂度。为说服客户分担“最后一公里”成本,很多公司通过补贴或价格优惠的方式进行合理补偿。而第三方自提柜是目前更可取的方式:第三方快递公司不用建设自提柜,而是利用顾客最常光顾的商店作为自提门店,这些门店包括菜店、理发店和美甲店。

还有一种方式叫“众包”,借助社会闲置资源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京东到家”吸纳社会闲置人力资源加入快递团队,“邻趣”采取类似Uber的中心调度模式,由系统自动匹配最具效率(根据人员位置、配送时间、消费者评价等计算)的人员完成派送。

 
文章关键词: 物流 电商 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