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CEO、菜鸟网络董事长张勇在菜鸟联盟品牌发布会上表示,今天菜鸟联盟成立的初衷,是希望联合物流伙伴,为一个共同目标奋斗,共同找一个载体,实现从前端下单、运输配送、再到收货售后的全局优化,端到端的全链路优化,最终给消费者带来“说到就到”的确定性体验。
天下没有无缘无故来的包裹,包裹送到消费者手中,需要经历一系列揽收仓配运输等环节,这意味着电商和物流必须持续深入合作,改进每一个流程,完成更好的设计和执行,才能实现端到端的用户体验优化。张勇表示,随着消费者和企业全面拥抱互联网,对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阿里也在年初提出了“聚焦体验、赋能商家、繁荣生态、升级消费”的方针。张勇强调,会充分调动阿里零售品牌的主导地位,阿里的决心、配套和对伙伴要求只会日益严格和上升,未来会设计不同的场景,和菜鸟合作伙伴一起,通过共享、赋能,来搭建后端的服务体系,搭建物流的服务产品,菜鸟联盟的合作伙伴将会在其中发挥重大作用。
传统物流成网购痛点
近10年来,电商包裹量从每年8.6亿增加到了206亿。网购成了一种现代生活方式。商家和消费者对物流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现状不尽如人意。
调查显示,56%的网购消费者认为快递不准,25%反映物流服务态度不好,近一半网购消费者在寻找更优质的物流服务。
菜鸟网络CEO童文红说,虽然目前有的电商自营物流看似可以做到高效。但这种模式成本很重,侵蚀了大部分利润,需要靠补贴维持。而且该模式面对每天200万订单就需要11万快递员,完全不适应电商经济爆发式增长的趋势。
童文红认为,要做到以后每年千亿件包裹时,物流体验还能很优质,关键还是依靠大数据和社会化协同。菜鸟联盟的组建,就是要通过大数据和协同,把物流服务中优质的部分培育出产品,推荐给商家和消费者。
菜鸟投入10亿启动基金
菜鸟网络副总裁万霖说,菜鸟联盟推出的优质服务,是菜鸟和各家合作伙伴一起打造的。
“我们欢迎致力于提升物流体验的企业都参与进来”,万霖透露,到今年底,菜鸟联盟的当日达城市要达到20个,次日达区县要拓展到1000个,要覆盖10000个商品品牌,服务1亿消费者。
为了鼓励商家选择菜鸟联盟,推动优质物流服务常态化,菜鸟网络在发布会上宣布将拿出了10亿元作为联盟启动基金。启动基金将主要用于推动商家和合作伙伴更好的提供升级服务,确保靠谱服务触达消费者。
菜鸟要做什么
菜鸟网络CEO童文红表示,菜鸟联盟是一个开放的组织,欢迎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靠谱物流服务的物流合作伙伴加入。菜鸟网络将为菜鸟联盟提供基础设施、网状供应链、大计算、服务背书、云客服等服务,合作伙伴则需要下决心提升服务的确定性,提供分层的的物流服务,并改善数据化管理、精细化运营能力。
菜鸟联盟的产品包括:当日达、次日达、橙诺达、定日配送、夜间配送、送货入户、开箱验货、上门取退等,都将陆续推出。
据悉,联盟首期已经在12个城市推出当日达服务,在90个城市推出次日达服务。这些优质物流产品将首先在天猫上架。
今后消费者在天猫网购时,如果看到带有“当日达菜鸟联盟”和“次日达菜鸟联盟”特殊标识的商品,这意味着如果是当日11点前下单,商品当天就可以送达,如果是16点前下单,则第二天可以送达。
菜鸟联盟的服务还将有统一的客服,消费者投诉更便捷。如果不能兑现服务承诺,买家将获得赔偿。
菜鸟网络CEO童文红说,菜鸟联盟就是要给消费者提供这种“靠谱,说到就到”的物流服务。她认为电商接下来10年关键是看物流,菜鸟联盟的愿景是未来5到8年,要达到服务1000万企业,每年配送1000亿个包裹的能力。
菜鸟的难点在于在线上如何将淘宝的订单系统与各个快递公司打通,从而实现物流订单快速形成;线下如何将商家、快递公司的仓储打通,从而实现就近配送。
三年时间,菜鸟做了9件线上产品,以及马不停蹄地自建仓库,与快递公司合作。这9件产品尤其是电子面单实现淘宝订单和快递公司的直接打通。而后者则在尝试解决第二个问题。
电子面单,简单来讲它以统一的标准来串联包裹信息。通过数据的流转,菜鸟网络电子面单系统可以自动串联发货商家、送货快递公司、与收货消费者以及干支线路的数据信息。
依据官方数据,2015年8月,国内排名前15 的快递公司全部实现了电子面单的普及使用。使用电子面单,打印速度提升4~6 倍,发货速度能提升30%以上。根据德邦快递的使用后的数据对比,录单效率提升了15 倍。
仓储中心搭建,在菜鸟成立之处,外界对它的印象是疯狂拿地,关于拿地做物流地产的质疑也铺天盖地。可能是由于此前质疑之声太过强烈。菜鸟在接下来的仓储部署,显得有些低调。依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菜鸟旗下仓库的面积已达到107万平方米,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等15个城市都分布了仓储中心。
收购是菜鸟布仓的不多见的方式之一。菜鸟曾在去年5月收购了亚马逊位于上海的号称亚洲最先进的仓储中心,包括后者先进的分拣设备,会根据阿里平台上的品类对仓储做调整改进。
菜鸟建仓库,意在将其开放给合作的商户。这样原来围绕电商的快递公司一直进行的是点到点式的配送,即收货-发货分公司-分拨中心-收分公司-送货。而菜鸟的介入则让流程变成了仓储中心—配送。
在配送方面,菜鸟从资本上与快递公司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阿里巴巴曾入股百世汇通、日日顺、圆通,在与苏宁达成战略合作后,苏宁旗下的配送体系也为其所用。像菜鸟物流的股东之一的复星集团,在入股韵达之后,这两年一直在投资快递项目。
根据菜鸟官方提供的数据,菜鸟网络通过接入快递公司、仓配服务商、落地配公司等,已经实现全中国超过70%的快递包裹、数千家国内外物流、仓储公司以及170 万物流及配送人员都在菜鸟数据平台上运转。
但要实现更多区域的当日达,菜鸟在渠道下沉方面需花更多功夫。
快递公司的担忧之处在于,菜鸟网络会从起初的合作伙伴,变身为规则制定者。但随着菜鸟联盟的建立,菜鸟的规则制定者的角色基本落实。
不过,无论是童文红还是菜鸟副总裁万霖,今天都在最大程度地释放出对快递公司友好地信号:“快递和仓配不是天生的竞争对手。今天不是说有了仓配就要把快递公司打下去,没有,这个市场的蛋糕越来越大,是做不完的。”“自己拿地建仓是不能满足我们需求的,也欢迎快递公司,以及有自己仓储的商家,把仓储接入到这个平台中。”
在表达两者不是竞争对手的同时,希望快递能将自己的仓储接进来。
显然有快递公司并不买账。对的,还是顺丰。与去年的“第一节快递江湖大会”一样,顺丰再度缺席今日的合作大会。巧合的是,在菜鸟联盟时效服务公布的当天,天猫同时宣布取消商家端的“顺丰包邮”服务。也就是,天猫上的报备不会再出现类似“顺丰包邮”的提示字样。有观点称,此举是因为菜鸟联盟体系下的快递时效已经达到顺丰时效水平,因此不再需要顺丰“品牌”以标榜高品质物流服务。
不过,万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否认了这一说法:主要原因是合同到期了,我们主动询问了顺丰,顺丰要求下线这个标志。商家仍然可以用顺丰邮寄商品,这点没有影响。
从今日的发布会来看,经过三年的拿地、建仓储、电子单面等基础搭建,菜鸟网络的“智能物流骨干网”初见成效——在全国12个城市推出当日达服务,90个城市推出次日达服务。
菜鸟将上述服务通称为“菜鸟联盟”,并将其形容菜鸟的“业务升级”。
这次升级可以看出一直在扮演平台角色的菜鸟,开始进入标准制定阶段:加入菜鸟的物流公司,需要依据菜鸟制定的服务标准,推出当日达、次日达、定日配送、夜间配送、送货入户、开箱验货、上门取退等。如菜鸟CEO童文红所说“菜鸟只是搭了大平台,在这个大平台里,我们来倡导一个理念,制定一些标准,希望所有的合作伙伴都能够成为物流服务升级组织里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