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时讯 > 行业动态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全球组网,对货运有何影响?能解决网络货运平台什么问题?

作者:nine123 来源:川大物流联盟 时间:2020/7/14 浏览次数:948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实时记录、存储车辆行驶轨迹、速度、时间、里程、驾驶安全、以及其他信息,并通过数据接口或无线络等实现数据输出和后台数据监控、处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全球组网

 

2020年6月23日,我国最后一颗北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完成了北斗卫星全球组网。标志着我国将具备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服务的能力。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 Dou Navigation Satellte System BDS)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可为其终端用户全天候提供高精度的全球定位、交通运输导航、授时服务及报文通信功能等。

 

它由35枚卫星组成,分别为30枚位于非静止轨道上的卫星和5枚位于静止轨道上的卫星,导航定位精度可精确到10米以内。

 

目前世界上已开放民用支持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共有4个,分别是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欧盟的GALILEO系统以及中国的北斗系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一般由宇宙空间、地面卫星测控以及用户设备三部分组成。

 

其中太空中的卫星组成了宇宙空间部分,建立在地面上的卫星基站是地面卫星测控部分,终端设备为用户设备部分。

 

(1)GPS全球定位系统:由24颗卫星组成,其规则的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定位精度约为10米。

 

(2)GLONASS系统:该系统是由24颗卫星构成,定位精度在10米左右,2010年开始覆盖全球。

 

(3)GALILEO系统:该系统由9枚相对静止的卫星和21枚位于中轨道的卫星组成,导航定位精度可精确到1米以内。2008年开始向用户提供导航定位服务。

 

随着道路运输车辆的不断增多,尤其引发的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伤害,这是由于道路运输监管成本高、事故隐患大,给政府交通执法、安全监管、城市管理等部门带来巨大压力。

 

为了进一步加强道路营运车辆的管理,国家相继颁布相关标准法规,如GB/T19056《汽车行驶记录仪》等,要求为公路营运车辆安装符合国标和行业标住的基于北斗+GPS定位的车载终端产品。

 

政府监管方面

 

(1)交通部门:可实现监控道路运营车辆,实现车辆调度与数据分析、危险品运输全程监控;

 

(2)公安部门:可实现违法驾驶报警、事故监控分析、执法取证;

 

(3)安监部门:可实现特殊车辆的监控;

 

(4)其他部门:可实现食品等物流运输溯源、车辆尾气排放监管等;

 

企业运营方面

 

可帮助车队管理者对车辆进行监控,满足车队运营、调度、安全管理需要,实现企业对所属车辆及司机的远程监控,分析车辆的行驶轨迹和路线,提升车队企业的管理效率,降低运营风险。

 

驾驶员

 

可提供导航、资讯、娱乐、救援等服务,同时进行违章提醒和紧急情况提醒,随时掌握车辆行驶状态,有效保障车辆及驾驶员的安全。

 

(1)安全驾驶报警:驾驶员身份识别、超速、疲劳驾驶提示、安全行驶区蜮报警、油量报警;

 

(2)信息记录与输出:行驶记录与存储、与周边设备进行外接、实时数据无线传输及远程存储;

 

(3)车辆监控管理:车辆实时监控、轨迹回放、定时定位查询;

 

(4)车载通讯:在车内安全、方便、快捷的以触屏方式进行免提电话拨打、收发短信、以及通讯簿快速查找;

 

(5)行车导航:精确定位车辆位置,实时显示与提醒交通拥堵状态,并提供人工语音导航服务;

 

(6)资讯与娱乐:可通过车内终端收听收音机、观看视频、点播下载音乐、新闻资讯、查看天气等信息;

 

(7)远程呼叫中心服务:可远程连接车联网呼叫中心,提供远程导航推送、紧急救援等服务。

 

实现网络货运平台“运输轨迹全覆盖”,保障订单真实有效性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连续发布了《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服务指南》、《省级网络货运信息监测系统建设指南》、《部网络货运信息交互系统接入指南》三份与网络货运平台息息相关的指南,指导网络货运平台的经营服务,并对平台的线上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再次提出了具体要求。

根据指南要求,需要平台具备信息发布、线上交易、全程监控、金融支付、咨询投诉、在线评价、查询统计、数据调取的功能。

这其中,“全程监控”是对“具备全程跟踪记录等线上服务能力”的具体阐释,要求网络货运平台自己或者合作第三方平台对运输地点、货物轨迹、运输状态进行动态监控,具备对装货、卸货、结算等物流信息全流程跟踪、记录、存储、分析能力。对于网络货运平台来说,“全程跟踪记录”最需要注意的是时间、地点要有实时的对应轨迹数据。

这就意味着网络货运平台必须拥有非常健全的运输轨迹数字化能力。与家用车或城市通行的网约车有所不同,道路货运车辆由于限宽、限高、荷载、排放等多方面道路管理法规要求,主流的GPS导航系统的线路规划和监测能力无法有效应用在道路货运场景下。因此,网络货运平台经营者需要针对真实的物流场景,自主研发轨迹监控技术,或与第三方展开深度合作研发。实际上除了行业头部平台先天具备研发优势和技术实力之外,对于将申报网络货运的中小型平台而言,则必须突破技术难题,解决业务管理、交易结算以及售后等各个环节,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运营。

不过,对于即将申报网络货运平台的中小型平台来说,尽管技术上面临挑战,但是在健全平台功能上也有着非常有利的一面,就是可以充分借鉴目前行业内具有先发优势的平台的丰富经验。其中,针对《办法》规定的平台要具备全程跟踪记录功能,业内的一些平台企业基于不懈的研发和探索,已经拥有了丰富的成功实践。

网络货运平台的物流轨迹全覆盖,并不仅仅是车辆轨迹监控这么简单,这背后需要平台从更多维的视角,深度洞察物流业务场景,对每一个业务环节进行精准判定,从而配备更好的服务和管理手段,确保平台双方权益的同时,协助国家管理部门实现业务流、信息流、资金流、票据流、货物轨迹流的“五流合一”,促进道路运输行业规范化。

《办法》的出台,一方面在于规范网络货运业态,一方面则代表着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通过监管平台来管理整个物流行业。同时,随着《办法》的实施,也将在货运物流行业构建一个全新的业态,这对于所有立志于成为网络平台货运经营者的企业来说,无疑需要具备完善的产品技术能力,而行业头部平台企业也需要通过不断的深度研发,为行业提供更加精准的网络货运解决方案,从而推动货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卡车之家(ID:my360che)

作者/卡家号zhuo

 
文章关键词: 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