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物流发展到现在,城市物流面临着三个重大背景的变化:
第一,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十九大已经宣布,中国的经济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的经济社会特征,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反映在物流这个层面上,就是对物流需求的服务质量越来越高,对物流时效需求越来越快,“懒人经济”现象越来越普遍,这给城市物流带来了一个重大的环境变化。
第二,社会基础设施发生了变革,最主要特征就是互联网成为了社会基础设施。互联网过去是技术手段,但随着互联网的天网不断下沉,目前已经落地变成了基础设施。互联网成为基础设施颠覆了传统的基础设施均是硬件的理念,硬件地网的基础设施与软件天网互联网基础设施融合,产生的是虚实一体的有智慧的基础设施。
在线的基础设施背景下,零售要在新基础设施上重构,发展新零售;制造业要在新的基础设施上重构,发展以产业互联网为特征的智能制造;当然物流也要新的基础设施上重构,发展新物流。物流是互联的,互联网也是互联的,要把物流作为支撑商贸流通和制造业的基础设施。
第三,新时代物流技术支撑体系的变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在物流业的应用,综合发展的方向是机器智能。机器智能的变化,它融合了这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移动互联网,它基础架构叫做信息物理系统(CPS),是新时代物流变革的技术支撑。目前城市物流是非常难做的,因为城市的资源受到制约,这就更加需要创新。
新时代城市物流应该“有”什么
一是应该有颜色,要发展绿色物流,可回收循环利用也是社会主题之一,中国一直在推动绿色物流发展。
二是物流应该有“有温度”,有温度的物流就是高质量物流,它重视服务体验。提高了物流服务体验,也不能大幅度提升成本,需要找到一个均衡点,在既定的服务水平下实现成本最优,这就需要物流资源共享,通过共享来降低成本。共享化物流,也是目前的一个主题。
三是物流应该“有生命”,有生命的物流就是智慧的物流。智慧物流首先需要网络化、其次数字化、最后发展到智慧化。
“物”的标准化
近几年商务部一直在推动商贸物流标准化,对中国物流发展推动非常大。物流最本质的运作流程,就是“分、合、搬、运、存”。传统的运输和存储已经形成了它的一个发展模式,只有在分、合、搬上变革程度最大。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机器人很多时候都在做分流、合流和搬运工作。为了更好的分、更好的合、更好的搬。从物流的“物”的标准化做起,这也是商务部推物流标准化的一个最主要的路径。
物的标准化核心首先是单元化包装,由于单元化包装是跨系统、跨行业的,影响是非常大。在商务部大力推进下,工信部已经把车辆车厢标准做了一个调整来适应带托盘运输,国家的货运集装箱标准也做了调整来满足单元化物流与要求,包括邮政快递也调整了包装单元化标准,核心都是围绕单元化包装发展单元化物流。单元化包装的集装器具中,跨物流系统的核心就是托盘,围绕着托盘,就使一个小小的托盘撬动了一个大的物流,从托盘的标准化做起就能实现跨行业、跨企业大通的物流大系统。
“流”的标准化
“流”的标准化。一般涉及三个流程,一是作业流程,二是商业流程,三是服务流程,这三个流程标准化,这几年在商务部流通司的推动下有了非常大的进展。包括按照托盘定货,按照托盘交接货,在整个流程当中,制定了相应的服务标准。
有了单元化的包装之后就进入到单元化物流。单元化物流就是按单元化的思想,以标准单元为急转进行分流、合流,进行拆分。这样形成的物流体系,这种物流体系的效率一定是最高的。在国际上有一种说法,说单元化是推动物流效率提升的基点。这两年中国单元化物流发展很快,标准化是一个重要一个抓手。
“链”的标准化
之后,标准化就进化到供应链标准体系建设上了,推动“链”的标准化,最重要的是推一个编码体系的应用。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之间沟通融合,必须给每个实物单元发一个身份证,因为数字世界只认数字。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实现编码标准化。
过去的编码标准是不统一的,通过前面物流标准化试点打底,进入到供应链体系建设,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推动编码的统一。让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融合,实现供应链要求的“四流合一”;上下游连通,形成网链型的供应链体系结构,实现高效协同,实现物流信息数据接口的互联互通,实现托盘货物的物理世界与信息管理系统的虚拟世界互联互通,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实现了“链”的标准化以后,才有了标准化进一步延伸到“网”的全生态系统的标准化,推动物流标准化的跨界融合。
智慧化是物流变革的基础
智慧物流架构是按照物联网架构发展延伸的,按照物联网技术的三层架构,智慧物流由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层架构组成。智慧物流三个系统,包括智慧物流思维系统(物流大脑)、信息传输系统(神经网络),还有一个智慧执行系统(智能化设备)。
目前智慧物流三个系统的发展变化非常快,现在互联网已经成为基础设施,未来的变革趋势一定是物联网应用,由物联网+互联网,最后进化到CPS信息物理系统,实现整个全方位的连接、控制、通讯、计算的集成,是一个集成的复杂传输系统。
第二是大脑思维系统,现在电商领域里头、制造业领域里头都非常重视智慧物流大脑的进化,包括京东现在也请了很多算法大师,阿里更重视物流的智慧大脑,物流大脑就是他们一个核心的竞争力。
第三是硬件执行系统,有了传输,有了大脑之后,怎么来执行。过去都有自动化,现在自动化正在向柔性自动化发展,由柔性自动化最后要进化到智能化,打造一个机器智能的发展路径。
关于智慧物流执行系统的进化,现在是推动自动化发展的阶段。二三十年前很多物流自动化技术都已经出现了,但是这几年物流自动化包括机器代人变热了,和整个物流大脑进化和神经传输进化有关系,过去的物流自动化技术装备是不联网的,现在的物流自动化技术装备是需要联网的。
从最重要的物流的分流与合流作业来看,这几年自动化技术普及应用与技术进展非常快,成熟应用的有自动输送分拣、语音分拣、货到人拣选,机器人拣选等,这个机器人拣选系统,整个智慧物流推动了它的发展。
智慧物流对自动化分拣搬运体系与仓储系统的作用
目前自动化分拣搬运体系,自动化仓储系统正在全面向柔性自动化发展。因为自动化技术过去是比较刚性的,即使自动的系统的一个小轴承或者一个电机出了问题,可能就影响整个系统不能作业,这种情况下是现在物流体系所不能容忍的。通过智慧物流系统推进柔性的自动化是一个重要方向。现在像人一样具有柔性的物流自动化技术发展正在进行中,全无人的智能仓、道路运输的无人卡车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智慧物流推动了柔性自动化的发展,使执行系统进化,更重要的是智慧物流的大脑进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推动了智慧物流大脑正由数字物流向程控物流进化,程控物流就是通过物流大脑的系统程序管理、调度、调控物流作业系统和物流的整个作业。
在物流大脑系统进化方面这几年已经实现的一个重要进展就是物流先行的前置仓。马上“双11”就到了,所有电商物流系统都在做前置仓,谁的前置仓做得好,物流效率就会有大幅度的提升。前置仓带来的变化是非常多的,它要有准确的销售预测,更需要厂家库存、供应商库存、经销商库存、商家库存实现利用数据分仓和分布式联动控制,这个库存是分布式管理控制,这里大数据的预测、大数据的分析是非常复杂的。前置仓是依靠智慧物流大脑让我们物流先行。
智慧物流推动即时物流变革
即时物流是最传统的一个物流服务,就是点对点,但为什么现在即时物流发展这么快呢。因为整个物流链延伸到末端后,即时物流可以连接到人,实现本地生活服务;可以链接到店,推动门店的配送与新零售对接;可以连接店与店,把供应链末端横向链接起来,织成供应网等等。这都会推动物流体系的大变革。目前即时物流发展的也非常快,主要依靠的就是智慧物流的体系。
关于智慧物流推动了城市物流空间的变革,有很多趋势,地下物流系统、空中物流系统,也有配送到车的后备厢物流系统,还有水下的物流仓储系统等。水下物流仓储系统亚马逊已经申请专利了,把物品搁在水下,它还能节省很多的能源,还可以利用水下空间。
但是技术发展要有前瞻性,推动落地的原则要采用先进适用性原则。未来看到的趋势是智慧物流一定会让物流空间变得更立体,让整个资源的利用更充分。
软件定义物流
下一步的发展,叫做“软件定义物流”。人实际上就是软件定义的,有了一个躯体不是人,人是由思想来决定的。现在软件定义硬件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的一个趋势,手机已经被定义成100多个主体了,已经不是手机了,打开导航软件它就是导航仪,装个支付软件就成了支付终端等等。
所以很多设备将来是模块化、单元化,也可以通过软件进行管理控制,通过软件来定义。未来的硬件技术发展趋势一定是从自动化向柔性自动化、再向软件定义硬件方向发展,实现硬件资源虚拟化,管理过程可编程。
共享物流本质与变革趋势
物流本身就有天然的共享基因,按最简单完成的物流任务,配送一瓶水,从上海到烟台一个车即可。但这是不可能的,这样做成本巨大。物流天生一定是共享的,分、合、搬、运、存中的“合”就是共享,但是现在所讲的共享物流本质上和传统物流的共享有巨大区别。
在互联网+物联网成为基础设施的条件下,在信息充分的互联互通的情况下,现在所讲的共享物流主要指的是跨行业、跨企业、跨竞争对手、跨地域的全面物流资源共享,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过去制造业物流资源不会跟商贸流通企业共享,企业内部物流资源也不会跟第三方物流资源共享,没有互联网的全面链接,也更不会有云仓资源跨地域共享等等。
城市的资源有很多瓶颈制约,一定要通过共享才能推动城市物流的发展。共享物流资源一定能降低物流成本,绝对不是伪共享。共享单车现在存在很多争议,但是在物流行业的共享才是真正的共享,是最有意义的共享,是真正降低成本的共享。
绿色物流
中国仓储配送协会一直在推动绿色物流落地实施。第一是绿色仓储设施解决方案,通过标准化推动绿色仓库的认证,来推动绿色仓储设施的落地。这个绿色仓库的标准已经发布了,目前也已经认证了很多的绿色仓库。
第二是推动绿色技术装备应用,按照商务部和工信部部委发布的《绿色采购指南》,推出了《中国绿色物流技术装备的推荐目录》。要求采购的物流技术装备都是绿色的、节能降耗的装备;企业绿色设备要进目录,需要经过专家评审,和严格的指标来衡量,让物流技术装备的绿色化落地。
第三是推动绿色管理模式的创新,如:共同配送、共享物流,通过这些具体模式的推动,让绿色物流管理落地,这是实实在在在推动的物流创新模式。
第四是物流绿色包装,因为快递包裹量非常大,这已经成为社会严重的问题,新增的生活垃圾里头93%都是跟物流包装有关系,推进绿色包装已经刻不容缓。
绿色包装
关于绿色包装,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几个绿色包装落地原则,一是现在是最能够落地的就是实施减量化包装,减下来就没有消费,不产生垃圾,这才是最绿色的。
之前减量包装推进很难,前几年大环境还难以推进减量化包装,就是因为存在野蛮作业,为了保证货物安全不能做减量包装,商家为了货物安全必须层层包。
现在随着技术进步,快递业规范作业和技术进步发展很快,大力推进减量化包装已经到了临界点了,应该积极推进快递包裹减量包装标准制定,对接国际上快递包裹的减量包装标准,利用标准推进减量化包装。
如果不能够做到减量包装的部分,就采用循环使用包装物,循环使用现在快递企业、物流企业都在积极探索,从京东、苏宁、菜鸟都积极推进。包装箱的循环使用在个别产品上是可以的,确确实实也是可以落地实施的,但全面推广现在还不是时候,因为全社会包装物回收体系还没有形成,社会化回收体系没有形成的时候,循环使用就存在严重问题,包装物不能回收何谈循环使用。
循环使用也做不到时该怎么办呢,这就要大力推进循环利用了。中国物流包装物的循环利用在世界上也是走在前面的,各类纸箱等包装物,通过广泛存在的垃圾拾拣大军收集归类,实现了再循环利用。
如果循环利用还做不到怎么办,那就只有环保降解一条路了。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探索降解,降解要做环保降解,因为很多降解也是污染环境的。
总之,关于绿色包装方案是:第一个要减,减不下来循环使用;循环使用做不到的循环利用;循环利用做不到的时候就要做到可降解,可降解一定要求是环保的降解,污染环境的降解也是不合适的。
川大物流整理发布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微信、微博客户端:烟台川大物流、川大物流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