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时讯 > 物流知道

末端配送共享模式与价值分析

作者:nine123 来源:川大物流联盟 时间:2017/4/26 浏览次数:2792

2016年中国快递量达313亿件,约占全球快递量的一半。随着快递量的飙升,末端配送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传统的末端配送方式已难以支撑。在此背景下,以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为根底,能够充沛谐和应用资源、进步配送效率、降低本钱的末端配送共享形式将成为行业开展趋向。

数据显现,2015年全国快递量达207亿件,2016年上升为313亿件,约占领全球快递量的一半,将来5?10年有望到达1000亿件,中国曾经快速生长为世界快递第一大国。随着我国快递业的快速增长,末端配送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程度不高,规范不统一,屡次配送,配送效率低下等瓶颈问题却日益凸显。

末端“最后一公里”以至“最后100米”作为整个物流链条最后的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由于末端配送是快递、电商企业与用户直接面对面接触的过程,对物流效劳质量、客户称心度、积聚数据发挥着不可缺失的重要作用。依据菜鸟网络发布的数据,目前快递员日均派件量80?120件,已处于工作相对饱和状态,八成快递人员日均工作超越8个小时,“双11”等物流顶峰期的派件量更是大幅增加。显然,以配送人员与消费者的一对一、面对面交接,各快递公司、电商企业“步调一致”的方式,已难以满足往常急剧飙升的快递量。

为了提升末端配送效率,进步物流效劳称心度,同时降低物流本钱,末端物流共享形式逐步成为物流企业与电商平台关注的焦点。菜鸟网络董事长童文红曾明白表示,“只要共享互联才干处理物流的末端难题,各快递物流企业应以互联网+、智能共享为共识,携手建立新的最后一公里网络。”

末端配送共享形式简介及特性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末端配送面临的最大问题,一方面来自于快递量的猛增,另一方面则是传统的配送方式受限于快递员与消费者在时间差上的影响(如快递员的等候时间,用户不在家产生二次配送等),配送效率难以完成范围化提升。并且,末端配送不只关系到商家效劳质量、物流效劳称心度、物流本钱等指标,同时还与配送社区的生活质量、平安和稳定息息相关。

为理解决这些问题,近两年兴起了很多新的末端配送方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末端配送共享形式。

(1)第三方代收平台共享形式

该形式将不同快递企业或电商公司投送的物品集中配送至固定的收货站点,由该平台化的站点统一停止物品二次分发。该形式主要面向社区、高校等团体,由具有一定资质和才能的第三方平台担任代收用户包裹,并提供其他相关效劳。典型企业如菜鸟驿站、熊猫快收等平台。

末端配送共享形式与价值剖析

菜鸟驿站

菜鸟网络应用平台优势,发挥协同效应,共享末端配送网络,其菜鸟驿站在全国200个城市和1600家高校开设4.5万家社区站点,经过有效整合资源,极大减少了末端反复配送本钱。菜鸟驿站作为中国最大的社区、校园物流效劳平台,经过自主研发的快递包裹收发系统,依托大数据完成包裹代收、代寄等本地物流效劳,有效协助快递公司完成最后一公里包裹的聚合。

末端配送共享形式与价值剖析

高校快递代收点

熊猫快收也是国内最早从事快递代收/发的独立第三方企业之一,是一家基于“社区物流最后100米”的互联网效劳公司,目前在华东、华中等区域已树立5000多家站点。

(2)智能快递柜共享形式

随着电商的高速开展,消费者效劳晋级诉求日益明白,而在国内劳动力资源大幅减少、作业效率迫近瓶颈的大背景下,物流末端自动化、智能化晋级火烧眉毛,原有的劳动力驱动形式将被迫转型为技术驱动形式。将来3?5 年将是末端物流转型自动化的窗口期。在这种背景下,智能快递柜被以为是最有效的末端配送替代计划。经过智能快递柜,配送人员能够不用等候用户取件,也无需二次派件,从而俭省了时间,有效进步了配送效率。同时,智能快递柜还能全天候作业,用户能够恣意时间收发快件,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物流效劳称心度。典型企业如丰巢科技、速递易等。

末端配送共享形式与价值剖析

智能快递柜

智能快递柜作为间隔消费者最近的根底设备节点,经过资源开放共享及全开放的数据系统,完成末端物流资源共享的同时提升了物流效劳程度。

(3)共同配送形式

虽然业内非常看好智能快递柜的开展,但“最后一公里”配送也不可能完整依托用户自提。特别是针对有特殊请求需求送货上门的商品,如高价值、生鲜等商品,对配送效劳质量与时效性有更高的请求。由此产生了针对“最后一公里”的共同配送形式。如城市100共同配送。

城市100是以开放式门店为平台,以C2C快递和B2C配送为根底,整合上下游供给商、效劳商,打造面向公众的末端物流配送及社会效劳平台。城市100在北京具有170个形态灵敏的网点,其中既有规范门店,也有与社区超市等协作的门店,同时还有自助快递柜网点,完成了快递人员、网点等末端资源的高效整合。

末端配送共享形式价值剖析

末端配送共享平台需求聚合订单流以及分发流,承载着订单以及运力分发才能分配的作用。不同的末端配送共享形式均是希望经过优化配置资源,提升单位时间内物品配送数量,同时降低配送本钱,其价值主要表如今:

首先,各快递公司、第三方物流、电商企业均有较多末端配送站点规划,末端网点反复建立带来运营本钱的上升。末端配送共享能够很好地谐和现有资源,优化配置,构成对终端配送资源以及物流人力资源的最佳应用。

其次,配送过程中经常会呈现家中无人等缘由招致二次派送,但采用第三方代收平台及智能快递柜等末端配送共享形式后,抵消费者来说能够在便当的时分自取货品,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有助于提升客户称心度;对快递企业来说,既防止了二次投递带来的物流资源糜费,又提升了配送效率。

第三,末端配送共享形式的呈现还有助于促进整个物流系统的革新,带来更多创新。例如,智能快递柜作为社区的接入点可以积聚大量的用户数据,经过剖析应用这些数据,有助于商家取得更完好的用户信息,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效劳;关于快递企业来说,这些数据也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物流网络规划及配送任务调拨等。此外,经过剖析用户数据,还有助于线上线下交融开展,能够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推出相关互联网金融产品,进一步扩展业务范围等。

末端配送共享形式开展难点及趋向

末端配送共享形式虽然关于参与各方都具有显著的价值,在互联网、智能感知、物联网等技术的开展下完成了快速的开展,但是在详细理论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以第三方代收平台共享形式来说,由于不是当面托付,当呈现货品丢失、破损等状况时,常常因义务划分不清而产生纠葛;关于智能快递柜来说,除了同样面临上述问题外,由于局部快递员在不告知消费者的状况下直接将货品放入智能快递柜,也会招致物流效劳称心度降低。再者,智能快递柜如何更有效地投放,投放密度及位置,以至箱体大小如何设置以顺应更多规格的物品等都是需求考虑的问题;关于末端共同配送形式而言,同样存在利益博弈。比方快递公司把快件交给共同配送企业来完成,也意味着把终端数据交进来,同时当共同配送企业控制市场后,快递企业有可能丧失议价才能。此外,共享形式下的网店建立与运营本钱如何分担,收益如何分配,盈利形式又将如何等,都是目前面临的问题。

不过,末端配送共享形式面临的难题固然不少,但是从其开展态势以及遭到资本追捧角度来看,市场前景宽广。特别是智能化水平更高的智能快递柜共享形式,由于废除了传统末端物流的绝大局部瓶颈,同时还有助于搜集数据信息,促进新的系统创新,因而其开展愈加遭到市场的关注,以至将其作为末端配送最有效的替代计划。行业人士透露,以智能快递柜作为“最后一公里”的根底效劳设备,需求加大网点的投放密度、进步网点投放的有效性,才干进一步提升末端配送效率,在此过程中需求有更多的社会化的资源、扶持政策来共同促进根底效劳设备的建立。固然将来哪种末端配送共享形式将占领主流尚不得而知,但能够肯定的是,末端配送必然会以协同共享的形式开展,共享物流将是将来末端配送的主旋律。

本文转自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并不代表川大物流服务平台(http://www.trandawl.cn/)观点,更多深度物流资讯,欢迎搜索关注“川大物流联盟”(trandalg)微信公众号。 如果您有合作意向,欢迎咨询。TEL:400-6582929

 

川大物流信息平台

 
文章关键词: 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