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时讯 > 行业动态

中国物流成本被误读

作者:nine123 来源:川大物流联盟 时间:2016/12/20 浏览次数:1518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深度解析物流成本

中国物流成本被误读

  物流成本最近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燕弓在大量、深入研究国际国内物流成本后表示:所谓“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这个指标,在中国被错误地解读和使用了。除了最新研究表明“中国物流成本高”其实是一则人云亦云的流言,而作为中国物流成本高依据的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在国际上也从来就不是衡量物流成本的指标。

“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被误读

  王燕弓认为,“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指标,源自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CSCMP)定期发布的《美国物流年报》。该协会将美国当年的“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按照时间维度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一般跨度为10年,目的是衡量美国物流行业景气程度并分析其变化趋势。

  在《美国物流年报》中,“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的升高意味着物流行业的繁荣与发展,而降低则意味着物流行业的衰退和萧条。同时,“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也被用来评估物流行业在经济发展中的规模、地位和重要性。

  研究显示,2001至2010年的十年间,美国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在9%的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其中最低是2009年的7.8%,因此2009年也被称为美国物流行业遭受“毁灭性影响”的一年,其诱因是爆发于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

  经济的衰退和市场的萧条导致全美货运需求大跌,货运量在短短一年之内就减少了十分之一,其结果是物流总费用大幅下降和“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跌到历史谷底,而收入的减少也使美国货车司机数量下降了十分之一。

  王燕弓介绍,美国“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在经过2008、2009两年大跌后,2010年开始企稳回升。《美国物流报告》中对此的描述是:“2010年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回升到8.3%,但仍然低于除2009年(7.8%)以外的任何一年,只恢复了衰退损失的一半。”

  王燕弓表示,读完任意一年的《美国物流年报》,就可以立即明白“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这个指标在中国是被错误的解读和使用了。他说,在美国政府和物流企业千方百计地努力提高美国“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期待尽快恢复物流行业繁荣与发展的同时,在中国却有一些机构和专家大声疾呼要降低中国“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并要求政府将其定为政策目标,甚至还杜撰出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创造数千亿效益的离奇言论。

  “如果物流总费用真是越低越好,那么最佳状态就是物流总费用和‘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通通降到零,而这将意味着整个物流行业没有任何收入,所有相关从业人员失去生活来源,其结果必然是一个国家物流行业的消亡。”王燕弓认为,而如果没有物流行业,这个国家只能剩下不需要物流活动即可创造GDP的极少数行业,甚至回到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这样的状态到底是好是坏,不言而喻。

“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高”的根源是物流总量大

  目前还有种说法,“物流费用占商品售价”比重高,所以说明物流成本高。王燕弓认为,“这种说法也是不严谨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他举例说,一个苹果手机卖8000元,通过快递送到顾客手中物流费用是10元,而一个国产手机只能卖到1000元,物流费用还是10元,那么国产手机的“物流费用占商品售价”就是苹果手机的8倍,但这并不代表后者的物流成本就是前者的8倍,因为两者的物流成本其实是完全一样的。

  在这个案例中,“物流费用占商品售价”比重高的根源并不是物流成本,而是发生在商品供给侧,即国产手机的市场价值低。合理的解决方式是通过技术创新、改进质量、丰富品种来提高国产手机的产品价值,但如果没有认识到问题本质,强求国产手机“物流费用占商品售价”一定也要降到苹果手机的水平,那就意味着国产手机的物流费用要从10元降至1.25元,那么物流企业自身成本和合理收益又如何保障?或者现实中能不能找到愿意亏本提供服务的物流企业?

  王燕弓认为,我国物流行业已经高度市场化了,物流费用是物流活动中各环节服务价值的正常体现,物流费用占商品售价的比例,完全由市场机制决定,只要符合市场规律,只要遵纪守法,无论是高还是低都是合理的。

  中国物流研究学者共同的看法是,一个国家的物流总费用由物流总量和单位物流成本共同决定。举例来说,一件快递15元是物流成本,寄送了10件快递就是物流总量,一共花了150元就是物流总费用。如果讨论成本问题只看总费用而无视发生的物流总量,就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据美国交通运输部(DOT)和中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的公开数据计算,美国的物流成本、运输成本和公路运输成本分别是中国的1.62倍、1.95倍和1.79倍。中国和美国每吨公里的物流成本分别是0.53元和0.86元,运输成本分别是0.28元和0.54元,公路运输成本分别是0.53元和0.94元。

  2011年,美国物流成本是中国的1.62倍,但中国单位GDP物流活动总量是美国的3.4倍,因此计算后得到的“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中国是美国的2.1倍(3.4除以1.62)。王燕弓说,可见,我国“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高”的根源是物流总量大而不是物流成本高,而物流总量大是由我国的产业结构、发展阶段、资源分布、产业布局、人口规模、国土面积、运输结构、物流管理水平等多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物流总费用的多少应当交给市场决定,通过行政手段直接干涉物流总量或物流成本都是困难和不现实的。”王燕弓认为,目前我国的物流成本并没有处于不合理的高水平,实际上我国的物流服务价格,特别是运输价格长期处于在较低水平,物流企业、运输企业之间主要依靠低价相互竞争,甚至采用非法方式谋求成本优势,如公路运输的超载超限和非法改装、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费等。

  而盲目追求低成本背后所隐藏的是社会成本的增加,包括基础设施的损毁、交通事故的发生、国家税费的流失、公共债务的增加等等。

  王燕弓认为,世界银行的物流绩效指数(LPI)考核包括通关效率、货物及时性、运输价格等一系列综合因素,其中对物流成本的衡量是统一按照4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运价来进行比较,通关效率和货物及时性是按天数来进行比较,可见绝对值的比较才更加客观有效。

 
文章关键词: 物流 运输 发展趋势 交通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