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时讯 > 物流专题

物流行业四大发展趋势 智慧物流是方向

作者:nine123 来源:川大物流联盟 时间:2016/12/16 浏览次数:1646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物流业经历了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不少成就。在物流行业等需求的推动下,大数据产业迎来年均逾100%的增长率,市场规模将达百亿级别,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智慧物流将是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

 

但由于没有行业标准约束,发展方式相对粗放,形成的物流形态也面临着增加值比重走低的困境。

 

物流行业特点

 

一是附加服务贫乏。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具有相关物流功能的企业约有90余万家,这充分说明了中国的物流企业数量之多,而这些企业的服务水平更是高低不均,低附加值服务占主导:需求简单的工业品物流占总量93%。

 

二是行业标准缺乏。中国物流企业的混乱主要体现在行业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差异。中国的物流企业形态不同、资金来源不同、服务客户不同,因此导致价格体系、服务水准和管理能力较为混乱。

 

三是市场份额分散:中国物流企业数量巨大,市场上前十名的物流企业营业额加起来还不及市场份额的8%,市场极其分散,且各地都有本地龙头公司占据较高市场份额。

 

物流企业面临的困境

 

从与经济相关性看:一是物流业增加值增幅一直低于物流总额增幅;二是物流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从90 年代的8.9%下落到去年的6.8%。

 

从成本结构看:一是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高,过去二十多年虽然从24%一直下降至目前的17%左右,仍然高于发达国家的8%;二是管理费用占物流总费用比重高,虽然管理费用占比从2000年16%的高位下降至目前的12.2%,但仍然高于发达国家的3~4%。

 

从发展程度看:一是B2C物流发达程度尚可,伴随电商的发展,快递业获得了爆发式增长的机会,目前形成了几家具备完善网络的大公司;二是B2B物流发达程度不高,渗透率很低,中国的原材料运输仅有19%委托给第三方物流进行(其余50%和31%由制造商和供应商运输),而产成品运输的比例仅有18%(其余由制造商或制造商第三方联合运输),美国和日本的比例分别为57%和80%。

 

但是,随着政策的利好、技术的发展以及行业的自身发展推动,未来物流行业将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趋势一

行业迎来政策春天

 

若物流运行更有效率,则成本有足够的下降空间,因此物流业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这使得政府更加重视和推进物流业的发展,因此物流业也受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关注:

 

从宏观层面看,国家陆续提出了跨区域的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等一系列区域经济规划,利于跨区域物流的发展;海关总署等多个部委发布《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及后续的56、57号文,支持跨境电商的发展,为国内物流公司提供了走向世界的契机。

 

从政策层面看,自2013年3月至今,多个政府部门已发布多个文件,有综合性的指导意见,也有专项性的园区规划、信息互联、绩效考核、税收改革等,凸显政府决心。尤其是近期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是对于早前政策的梳理和升级,涵盖范围从现状目标到保障实施,明确提出了4个目标、3个重点、7项任务、12项工程、9项保障措施。为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统筹协调,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促进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工作安排及时间进度,并做好督促检查和跟踪分析,重大问题及时报告。

 

我们预计未来将有更多、更细的利好政策出台,行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趋势二

规模化、科技化、专业化将是趋势

 

物流行业既有的粗放增长和简单服务不可持续,也无法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变发展方式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因此,《规划》积极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协作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也明确了要完善法规制度和规范市场秩序,我们认为物流行业将进入一个兼并收购期,必然由“分散”走向“集中”:

 

生产企业

 

效率较高的内部物流逐渐独立,演变为专注于某个产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而效率不高的内部物流逐渐被淘汰,外包给第三方物流。

 

物流企业

 

不规范或经营不佳的公司被淘汰,此外还能承接部分生产企业的外包业务,网络型、高效率的物流公司将获得兼并收购和承接市场份额的发展机会。

 

而专业化体现在子行业运输的专业性。物流运送的物品千差万别,这一点在电商推动的物流需求上体现的尤为明显。网络购物有日用百货、食品、酒类饮料、药品、服装乃至厨房用品、卫生洁具等,不同的商品对配送的要求(如时效、包装等)都不尽相同,物流的服务质量和运输方式也就大相径庭。但是当下物流基本上是小而全,大而全,什么货都接,什么货都运,并没有自己专业化的产品,这样大大增加了运输的难度并大大降低了运输的效率。

 

我们预测:未来能够开拓子行业专业运输的公司能够迅速的抢占市场份额。

 

趋势三

第三方物流普及,供应链应运而生

 

第三方物流发展并普及第三方物流被认为是物流经营人在相对长期的时间段内按照约定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系列物流服务,也被称之为合同物流。第三方物流公司过去几年发展迅速其一是规模效应明显,成本低;二是在选址、库存管理、精益生产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灵活性;三是使得公司能够集中于它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下游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第三方物流公司开始参与到客户更多的业务环节,服务范围逐渐扩展,从合同物流向虚拟生产、物流金融等拓展,升级为第四方物流,即供应链物流。

 

供应链物流发展优势:

 

一是发展空间巨大。中国物流现状落后,但经济的转型、升级倒逼物流行业快速发展,从第三方物流的渗透率看到,我国物流业发展空间巨大。

 

二是赢利点有望增加。目前,部分物流公司开始涉足物流规划和信息服务,但目前仅仅是探索阶段,并未给公司带来高额回报。展望未来,信息和规划有望成为供应链公司的两大新增盈利点。

 

趋势四

大数据的应用,智慧物流是发展方向

 

大数据作为国家战略,“十三五”期间将受到政策重点扶持,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要求在政府层面推动大数据应用。在物流行业等需求的推动下,大数据产业迎来年均逾100%的增长率,市场规模将达百亿级别,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智慧物流将是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对于“大数据”技术的充分应用,物流路线、选址及仓储等,都有望得到进一步优化,从而达到即时服务目标。

 
文章关键词: 智慧物流 十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