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3日,京东集团正式宣布:京东物流将以品牌化运营的方式全面对社会开放。与此同时,京东物流还公布了其全面迈向“开放化、智能化”的战略规划,并希望借此成为中国整个商业社会的基础设施提供商。今后,所有商家有快递物流需求,都可以直接找京东物流送货服务。
京东物流是京东集团花费10年、投入上百亿打造的物流体系。为此,京东连年背负巨额亏损。京东物流对外开放,不论对快递业,还是电商业,都是存在巨大影响的。
截至2016年9月30日,京东物流已经形成了中小件物流网、大件物流网和冷链物流网的3张网布局,拥有7个智能物流中心、254个大型仓库、550万平方米的仓储设施、6780个配送站和自提点,完成了对全国2646个区县的覆盖。
网友热评
@丿不丨插丶电:京东自营产品的物流是真的快,杭州的晚上下单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到,有的早上下单,下午就到了。
@自由的热冰:自建物流网络都是这个问题,别说中国,世界上也没有哪家企业能从企业物流转变成物流企业的,amazon都不行,别说京东了。专业的事儿就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办。
@顽主文国:不是那么容易的,优质的服务必然会带来高昂的成本,只能说未来用户会选择更加优质的服务,但不代表,京东开放物流,就一定能取得业内的叫好,其他各种通也不是吃白饭的
@4S店里小药片儿:中小型物流企业可利用京东已建立好的基础设施等发展壮大自己,京东也缩短了自己的供应链长度,但必须加强对中小物流公司的管理,京东原有的配送效率,服务绝不能丢!
@摩羯女WD:让中国邮政退出历史舞台吧!
当然,现在就说京东物流会一举改变行业格局还为时尚早,毕竟目前四通一达的主要订单还来自天猫淘宝,只要马云的淘宝天猫不对京东物流开放,它们暂时还是有个防火墙的。只是这个防火墙并不牢靠,如上面所说,天猫淘宝的商家们对京东物流也许是欢迎的,至少是不拒绝的。他们完全可以自行安排京东快递,而不通过阿里巴巴的平台。这一点,马云再强势,也很难堵住。
要知道,物流可是电商行业绝对的核心资产和价值所在啊!所有的商家和消费者的消费信息,具体乃至隐私到个人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等,不都在快递单上记录着么?所谓的大数据应用,什么购物频次、人群特征、品类占比、消费习惯、城市分布……不用通过你的平台,只要通过物流体系就全掌握了!这是当年马云一定要建菜鸟物流的背后原因,恐怕也是这一次刘强东不惜开放京东物流的目标所指吧?
延伸一下
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转变,始自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中国物流觉醒。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引入现代物流概念,现代物流理念逐渐普及,物流成本的冰山学说深入,在这个阶段,众多的大型企业纷纷开始向日本学习。
日本有许多的大型企业,如松下电器、三井物产等都有自己内部的物流部门,这些物流部门逐渐进行剥离,向社会进行开放,最终形成独立的社会物流企业,这种方式也被中国大型企业所接受。
在中国,最早进行这种探索的就是海尔电器,成立了海尔物流;随后,美的集团成立了安得物流;中远物流、科龙与小天鹅一起成立了安泰达物流。家电企业在这种探索中走得最早,紧接着是汽车领域,尤其是整车厂商也开始进行自己内部物流部门的升级,向社会化进行开放。
但是,时至今日,即使海尔物流改名日日顺物流,即使是马云注资日日顺物流,我们依然还是把日日顺物流看做是海尔的内部企业。这其中只有一家,真正实现了社会化功能,那就是安得物流。这是因为在一开始,安得物流就以第三方的身份对美的业务进行招标,而不是像海尔一样,将其电器业务全部交给海尔物流进行三方管控,最终造成了不管怎么样都饿不死的局面,也就这样好死不活地存在着。
作为落地配企业而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将会是更加痛苦的事情。快递企业的天然基因是双向作业,也就是既取又收,也就是既要上门提货,又要上门送货,而落地配企业内,从来都是单点向外进行辐射送货,如果一旦介入到取货的过程中,会破坏他的作业效率、服务质量和线路排布,管理失控和成本上升的情况会立刻凸显。因此,以落地配为基因的电商企业进行社会化物流操作的难度更大。
对于当今的电商领域,虽然说物流服务者众多,但是真正服务好的还是企业自建物流团队,如何将自建服务上升到行业标准,不断引领整体物流、快递产业的服务水平提升是一件大事。在这方面,诸如京东、如风达,乃至于苏宁都在孜孜不倦的做出各自的努力。如果能够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结合现代LBS技术,实现业务众包和标准化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否则也还是在既有的道路上以传统的思维运行着一辆外表光鲜的车辆,只是提供一点服务、增加自己一点收入,但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讲对全社会进行价值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