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时讯 > 时事新闻

“长征七号”物流:海运好似坐“沙发”

作者:nine123 来源:川大物流联盟 时间:2016/6/27 浏览次数:1524

6月25日20时22分,我国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新建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将载荷送入预定轨道。

长征七号的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在载人航天工程和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对于完善我国运载火箭型谱、提升进入空间能力具有重大意义。长征七号是为满足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发射货运飞船的需求和未来载人运载火箭更新换代的长远需求,全新研制的新一代高可靠、高安全的中型运载火箭。

本次发射将是我国新建成的海南发射场首次执行发射任务。由于中国的运载火箭以往是通过陆路转运至内陆的几大发射场,所以此次“长征七号”的海运引发大量关注。到底这个大家伙是如何从天津的大火箭生产基地被运到船上,又将怎么克服重重困难漂洋过海来到海南发射场呢?

海上运输好似坐“沙发”

火箭从研制地到发射地通常有3种运输方式——公路、铁路、海运,哪种方式更“舒适”呢?长征七号火箭总体设计人员王旭介绍说:“海运是目前火箭运输方式中最理想的选择。”他比喻说:“火箭从公路、铁路运输,就像坐‘硬板床’;乘船从海上运输,就好似坐‘沙发’。”

平稳:过载环境最优

运输方式是否平稳,有一个重要的考量项目——过载环境。王旭解释说:“过载环境就像开车时加速行驶或紧急刹车。对于海运,过载环境主要表现为低频晃动。过载环境差会危害火箭的结构。”

“长七”火箭合练箭作为海运中“第一个吃螃蟹”的火箭,型号队伍在其芯一级、芯二级、助推器、整流罩以及乘坐的船上、装载的集装箱上,分布了30个测点,详细记录了起航、抛锚、起锚、靠港以及多种海况下的过载环境数据和振动环境数据。

“真没想到,‘长七’火箭合练箭的过载环境数据不仅优于设计值,而且仅为铁路运输过载环境数据的三分之一、公路运输的二分之一。”王旭介绍说,“过载数据值越低,火箭的运输环境就越平稳,对火箭结构的影响就越小。”

舒适:振动环境最佳

火箭在运输中是否“舒适”,重点要看其所处的振动环境。

在海运过程中,低于3级海况时,“长七”火箭合练箭箭体振动环境较为平稳;出现4级至5级海况时,船体晃动加剧,箭体振动环境相对恶劣。“即使这样,‘长七’火箭合练箭海运振动环境的实测数据也远小于公路、铁路运输实测数据。”王旭解释说,“这就表明,海运的振动环境优于其他运输方式,可以很好地保证火箭内部设备的安全。”

“长七”火箭型号队伍将不断监测海运的各项数据,摸索海上运输环境的特点,让海运更好地服务火箭。

物流历程

2016年5月8日,“长征七号”遥一火箭从天津港启程,被运往海南发射场执行发射任务。

5月14日下午15点17分,远望21号火箭运输船,装载着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缓缓驶向文昌清澜港。

15点47分,远望21号靠岸。经过了六天半的海上航行,长征七号终于运抵目的地。

2016年5月15日早上八点,长征七号被逐级卸载,运往发射基地。

"远望21"号运输船也是国内首型专用火箭运输船,由于运载火箭对环境温度、湿度、盐度、以及过载加速度的要求极为苛刻,稍有不适的环境条件或过大的过载,就可能会对火箭造成致命的危害,甚至危及整个火箭发射任务。为此,项目组创新设计出一整套运载火箭海上环境保障措施和火箭集装箱减摇减振手段,成功使火箭货舱内始终维持适宜的温湿度及盐雾度。

而承担运输的车辆,也同样为长征七号量身定制。

例如,悬挂系统可升降,最大高度调节范围正负300毫米,满足箭体吊装。其次,车辆的转向方面,所有的车轮都是转向车轮,满足道路通过性。

离开清澜港,运输车队在护送下平稳开往发射基地。经过清澜大桥,考虑到大桥负荷程度,车辆特意逐一通过。5月15日15点25分,第一辆运输车终于进入场房。

而随着运输车运输到位,工作人员开始拆卸集装箱。而长征七号的庐山真面目终于呈现在大家面前。

 
文章关键词: 物流 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