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时讯 > 物流专题

深度解析:“大包裹”成为物流快递新的资本逐鹿场

作者:nine123 来源:川大物流联盟 时间:2016/6/23 浏览次数:1715

“现在快递公司也开始送大包裹了,比一般物流要快点,还能送货上门。”近日,王婧网购了台洗衣机,但令她感到意外的是,送货员竟是她常见到的快递小哥。

大包裹火爆吸引快递涉足“我们公司早就可以寄大包裹了。”6月20日,长沙某快递公司快递员小卓正给客户打电话,询问对方家里是否有人收货,一台网购空调到货了。

小卓所说的大包裹是指一些重量较大的物流快递件,不同快递物流企业对其重量划定各不相同,一般集中在3公斤-50公斤,而所运内容以家电为主。

价格竞争似乎已经走到尽头

小包裹利润过低带来亏损“其实,物流快递企业选择介入大包裹业务,不仅在于网购的流行导致了大件商品线上销售量激增,还因为快递小包裹利润的不断下滑。”本地一快递资深人士向记者如此说道。

近年来,快递行业的小包裹竞争日趋激烈,“每个小包裹单只有1元甚至几角钱的利润,大包裹就高多了。”本地某快递分站的老板向记者介绍。

快递行业投资者赵小敏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在那些经营仅限于小包裹业务的快递网点中,有一半以上都将会亏损。

“很多快递网点经常换老板,搞不了几个月就撑不下去了。”本地一业内人士介绍,很多快递网点属于加盟制,个人老板承包某区域的业务,自负盈亏。不少没有开展大包裹业务的网点就难以支撑下去。“小包裹业务的利润比刀片还薄,而优速快递、百世快运等公司进入大包裹业务取得的进展,也让我们有了尝试的动力”。

伴随各种各样的造节、促销盛宴的频频登场,在电商网购向前发展的同时,行业间的价格竞争也从未停止,但这似乎已经走到尽头,目前电商已把新战场转向了产品和物流服务。

不同于小件可以通过集体运输和批量操作进行优化配送,大件商品对物流的要求更高,尤其是“最后一公里”面临诸多挑战。诸如冰箱、空调、洗衣机这类产品,体积较大,须有专业物流配送车辆和人员来完成。其次,网络覆盖广度与深度,要考虑到能否配送到乡镇村。第三是配送速度可否按约送到家。最后是专业化程度,是否能形成送装一体服务,这些都将直接影响用户体验。

资本市场屡伸橄榄枝

在快递企业纷纷涉足大包裹业务的同时,其发展潜力也同样被各路资本方普遍看好。今年以来,大包裹物流快递企业不断爆出融资消息。

今年3月刚刚推出5公斤~60公斤“大件包裹”服务的百世快运,其母公司百世集团就于6月13日宣布完成了新一轮融资,并称将为快运网点提供6亿元的基金支持。

6月15日,专注于大包裹快递的优速快递也传出获得A轮数亿元融资的消息。据优速快递人士透露,公司已经与国内顶尖的几家投资机构洽谈,还将启动额度“数倍”于A轮的下轮融资。

而自成立之日起就以3公斤~50公斤段为主打重量段的速尔快递6月6日也宣布获得了来自招商资本、招商财富、九鼎投资等5家机构联合投资入股。

此外,中通在今年4月也已经启动零担品牌“中通快运”全国地区招商和加盟。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圆通等快递公司对这一市场也一直跃跃欲试。

显然,随着“快递物流化、物流快递化”等跨界融合趋势的加剧,一个新的产品体系正在分离,即10公斤~60公斤取件产品,兼顾了快递和零担的特点。这一市场相对于竞争最为激烈的电商包裹(10公斤内),被视作红海中的“新大陆”。

业内人士评价认为,在快递巨头们纷纷借壳上市加速“弯道超车”的激烈竞争环境下,二线快递公司生存压力持续加大。差异化转型不仅能与3公斤以下的快递红海市场形成有效区隔,大件电商(家居、建材、大家电)的快速发展也正在推动“大包裹”成为新的资本逐鹿场。

发展难“标准化”

大包裹业务被人看好的同时,也正遭遇着瓶颈。“大包裹不同于衣服或商务文件。就拿家电来说,一些个人寄送的家电类大包裹可能并不会有规范的包装,这使得运送时具有一定的难度;再以农产品为例,大包裹也因为其保存方式不一、干湿度不一,而对运送造成挑战。”在本地某快递老板邹敏看来,目前发展大包裹业务的最大挑战是产品服务难以标准化。

此外,记者调查了解到,本地的已推出大包裹的加盟网点中,同一品牌的不同网点对大包裹的限重也不尽相同。“每个网点都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的。”

业内人士认为,企业在闭环内解决“限重区间”配送的能力比较受限,由于配送工具、配送效率等原因,对末端网点的管理、规划、运营能力要求很高。大件运输的整体运作需求更接近快运,包括收派件工具、托盘叉车运作,因此成本结构和快递产品有较大差别。

上海交通大学中美物流研究院物流工程专业主任赵一飞表示,货物重量的区间定位可以通过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测算,包括装车体积等来做计划。比如在某个重量分段中,消费者购买的物品更接近于哪一个重量区间,这些消费群体是哪些,企业能否凭借数据把3KG与5KG的不同找出来。曹培坤坦言,大件物流除了关注重量,也要从体积、尺寸、高度方面去定标,这些在装车、包装以及库存方面都能体现出来,也直接牵涉仓储容量及车辆利用率。

徐勇则指出,实际上市场本身不会对大件快运的重量定位分得很细,目前国内快递市场的包裹重量大多在1~5KG,快运通常在5KG以上30KG以内。而上述结论提到的需要考量的方方面面,似乎又让人们联想到最本质的物流标准化问题。标准化基本包含国家标准、行业协会标准、企业标准。协调物流业内外的各种利益关系,整合物流资源,提高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有序规范的发展,都离不开标准化工作。

相关专家称,大件物流的标准化不能从物流企业本身来衡量,而是从产品的设计、制造端就已经开始,要看企业服务的是何种类型的客户。如果托盘尺寸是1.2*1.2或是1.2*1.1,但产品尺寸是1.3*1.5,产品不能与工具匹配,装配效率就会降低。

徐勇也认为,大件物流的标准化是看企业准备如何设置服务产品,因为后续所有的作业模式、操作流程,比如车辆的路由规划,到哪里集散等都要围绕产品来。如果没有确定好产品,标准化实在谈不上。

大件市场存开掘空间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聚焦“大件包裹”市场,有人预测很可能会像“轻小件”一样陷入残酷的价格战,因此提早做好布局有利于赢得发展先机。业内人士就此指出,大件市场的价格高低与市场供求有关,主要看市场的反馈情况。企业要走在发展前列,不能忽视自身在资金运作、科技智能化、人才等方面的投入。

“一般来说,大件物流的配送成本不会被强加于消费者,要么是物流企业从其他方面降低成本,或者是电商从别的环节做出让利。”曹培坤谈道。

目前,业内普遍认为,相对于小件的市场价格即将触底,大件包裹的利润尚存开掘空间。比如操作标准、市场容量、需求培养,用户教育、配送工具创新等。

对此,曹培坤举例说,以大家电物流来说,在只送不装的前提下,配送员每人每天大约可以配送10件,既送又装一天可能在3~4件左右。因此这就要通过培训与执行规定,在每个流程上下功夫。比如在安装方面进行技巧创新,利用对工具的使用纯熟度提升效率。深化细节,继而落实到每一个送装人员,这带给企业的利润将是可观的。

“大小件的利润不能从一件多少钱来看,而是要从每公斤的收入来看。”赵一飞表示,快递物流企业做出来的物流模数得是最贴近市场需求的模数,同时又是使物流成本最低的模数。如果能把这个模数找到,并且照此落实执行,在市场上将会很有竞争力。

如今,大件物流服务已朝着专业化的方向进发。对于大件物流行业来说,深挖用户需求、快速实现网络化统一配送,将线上销售对物流的需求转变为从工厂直达用户,不经过中间环节,由分散到整合,可以带来整个快运业的有效发展。

 

 
文章关键词: 物流 发展趋势 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