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设计方案在不同的行业和不同企业都有不同的方法,不过整体的设计思路基本上都是相通的。本文归纳和总结了一些仓库设计的方法。
保存图片方便查看
基础数据
仓库设计所有的的应用都是基于数据的,没有数据是无从设计,盲目拍脑袋有可能导致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做整体仓储设计时,首要任务就是要拿到供仓库设计的基础数据。
一般情况下,进行仓库设计,需要掌握以下基础数据:
产品明细:产品SKU、长宽高、重量、堆码标准、储存要求
产品出入库数据:入库明细、出库明细
历史库存数据:建议拿1年的历史库存数据
仓库硬件设计图纸:库内平面图、作业门/柱子/作业码头分布图、消防设备/照明设备分布图、仓库硬件参数:承重、地面类型等。
未来仓库业务变化趋势:可以根据行业看1-3年或1-5年变化趋势。
产品分析
仓库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进行产品的储存和出入的作业。进行仓库设计时,首先是要对产品进行分析,不同的产品对储存模式、拣选模式、仓储系统都会有不同的要求。
在产品分析中,需要明确:
储存产品SKU数量;
产品包装规格:长*宽*高;
产品重量;
每种SKU产品的储存特性和要求;
每个SKU的堆码标准。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目前在物流设计行业做得不太好,基本处在统计层面而非分析层面。目前行业中,各个各的做法,有的用EXCEL人工处理,专业一些的也有在用专业软件的了。
从专业角度出发,我们建议大家采用EIQ的分析方法。EIQ分析是利用“E”“I”“Q”这三个物流关键要素,来研究配送中心的需求特性,为配送中心提供规划依据。该理论由日本铃木震先生提出并积极推广。其中,E是指“Entry”,I是指“Item”,Q是指“Quantity”。既是从客户订单的品项,数量,订货次数等方面出发,进行配送特性和出货特性的分析。
在仓储设计中,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最基本但却最重要的一环,网上有很多关于EIQ分析法的教程,大家可以深入研究学习。另外,数据处理和分析,如有条件建议采用软件,目前市面上也有很多专业数据处理软件。
作业流程设计
在工业生产作业中,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是严格遵循生产作业流程的。仓储作业也是如此,按照工业产生理论,从货物入库,到库内处理,再到产品出库,也是一次严格的生产作业过程。因此,在仓库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仓库作业流程的设计。
库内作业流程包括:
入库流程设计:入库卸货如何作业,如何上架
盘点流程设计:日盘、周盘、月盘、盘点方式
出库流程设计:补货流程、拣货流程、装车流程
单据传递流程设计:入库单据、拣货单据、出库单据、提货单据如何传递
功能区域规划
不同行业对功能区域设计要求不同,例如快消品行业对于电商仓会有不同的功能区域要求。同时,相同行业不同的仓库类型区域功能又会不同,例如中央分销中心(CDC)和区域分销中心(RDC)。
仓库功能区域的规划,需要明确功能设计的原则,功能区域变量的定义和属性,结合二者进行功能区域进行设计。
以快消品行业为例,库内规划需要考虑以下功能:
储存功能区域;
分拣功能区域;
备货缓冲区
入库缓冲区;
设备及充电区域
托盘存放区域
投入设计
一个成功的仓库设计方案一定是在满足项目运作要求下效率最高效益最大还能满足未来业务发展的解决方案。仓库的硬件投入除外,仓库操作的人员和设备,是库内主要的成本投入了。我注意到很多研究仓库设计中,往往容易忽略人员和设备的投入。如此下来,方案可以做的高大上,但往往在实际操作中无法落地。
人员和设备投入可以考虑以下因素:
人员投入:仓库管理岗位、仓库操作岗位、系统处理岗位等
设备投入:储存设备、搬运设备、系统设备等。
方案输出
完成以上步骤之后,需要输出整体仓库方案,建议输出的内容包括以下:
功能区域布局图
仓库CDA规划图、3D图纸
如有条件也建议输出仿真模拟视频。
作为仓储项目的项目经理,你往往还会需要一份仓储投入产出分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