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从2012年开始讲了好几年,看来还得讲几个月。这次36号文件营改增有几点变化,其中物流企业而言,最大的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无交通工具的承运业务按交通运输业征收11%的增值税
上一轮营改增文件中,国家定义运输为有交通运输工具的,货运代理则为没有交通运输工具的,即以自己或者发货人、收货人的名义签订的运输合同都叫货运代理。过去为了开3%交通运输业的营业税发票,后来为了开11%增值税的发票,许多物流企业就买一些车挂在公司名下,开票额度与车票吨位严格挂钩。现在有了无交通工具的承运业务以后,如果是以自己的名义与客户签订运输合同,不管你有没有车,一定是交通运输业。
2、过去营改增的时候,交通运输业的税负是增加的。
根据测算,单车公司的税负在5%-5.5%,我们一直很期待再进一步营改增,可不可以多一点进项,这次总体来说比较失望。4月29号国家针对路桥费发文规定:经营性高速公路的路桥费可以抵3%,一级二级公路的消费可以抵5%,政府还贷型的高速公路不可以抵,这是5月1号-7月31号的过渡性政策。最近在外面收路桥费发票的费用涨了,从过去的千分之三到现在的1.8%,要知道一定意义上,路桥票就是钞票。根据路桥费票上面的戳来判断抵扣税率,如果写某省财政厅监制,这张票不能抵,如果写某省国税局或地税局监制就可以抵。在这个过程中,ETC则打了一个擦边球,全额基本上都能抵,因为已经分不清是否是财政的还是税务的。
7月31号以后的政策如何,还在争取中。我们希望多一些进项,中物联货运分会也一直跟国家呼吁可不可以6%?根据我的测算,如果能抵到6%,单车公司的税费大概能降低3%左右。
还有一些进项可以做抵扣,比如保险费可以做6%的抵扣,6月1号以后,车辆保险政策也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保险费6%,但其在成本结构中占比很小,对成本结构影响有限。
3、什么对成本结构影响比较大?房租。
三方物流公司要租办公室,专线的要租仓库。比如德邦,房租在其成本结构里面占比很大,如果4000元/门店,7000个门店一个月就得2800万。营改增以后房租到底什么政策,房东、房客、二房东应该怎么考虑?
房屋租赁叫做不动产租赁,11%的增值税,高速公路也按11%的增值税,但营改增以前建成的房子,可以选择按5%的简易征收率,很多房东为了省事,原来一万块钱的房租还是一万块钱房租,作为房客就应该果断地跟房东商量:现在增值税了,可以选择11%的增值税也可以选5%的简易征收率,我给你加6%,你给我开11%的发票,我们就赚了5%,等于现在房租9.5折;那对房东来说有什么好处呢?他如果选择按11%的税率,他买的电脑、投影仪、窗帘、音响,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做进项抵扣,选择简易征收率则不行。如果房东还在说不行,大家坐下来谈谈,你哪怕加7%、8%也核算,因为增加了7%、8%的同时得到了11%。作为房东或者是二房东,也可以与房客商量:现在营改增了,原来1W元的房租,我给你涨9%你可以拿11%的增值税发票,也可以省2%。
营改增可以层层抵扣,是合理的,但它会加大记帐成本,因为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复杂程度及法律风险存在着差异。很多小微企业买增值税的票,3%买运输票,5%买油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违法行为。增值税强调合同、资金、发票三流合一,跟谁签的合同,资金是不是从买方打给卖方的,发票是不是从卖方给买方的?
4、对虚票市场有何影响?
这次营改增力度很大,3月5号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讲5月1号全面营改增,3月18号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营改增方案,3月24号晚上公布36号文,才一个多月全国1000万户全部要转化增值税。地方政府有担忧,地税都改国税了,钱都进中央的口袋了,怎么分?大概4月中旬,李总理找了20个省长开了座谈会,专门谈营改增,4月29号出了一个文,中央和地方增值税不管老的增值税和新的增值税五五分成。
这与物流企业有很大的关系,运输市场存在巨大的虚票市场,干运输与干发票是两批人,虚票3%、4%、5%来买,靠什么政府的高额返税,是财政扶持,为什么能扶持?因为营改增改出来的增值税,或者以前叫营业税,全部是地税,全部在县长区长的口袋里面,他就拿出来给大家,现在你交给他11块的增值税,总理先拿了5.5块,到省长这里才剩下5.5了,到区长手里可能就四块五块了,不能像原来退给你七块八块了。不合法的虚票市场会走向何方? 4月30号出文件,说5月1号开始执行,怎么执行?我们看见虚票市场无人报价,大家都在观望。进项的发票在涨价,比如油票、路桥票,有的也在做结算业务,虚票的价钱在涨,未来会怎么办?营改增是一块大石头扔进水里面,大家都不适应,但是社会总会找到平衡点,就怕天天扔石头。
5、无车承运人的提出,最主要就是税的问题。
营业税交通运输业享受了三重福利,第一低税率,营业税的税率基本定在5%,交通运输税定在3%;差额抵扣,作为总包方可以分给其他业务,差额交税;低开高抵,营业税的运输业发票,给一般纳税人可以抵7%。如今没有三重优惠了,在营业税时代3%的发票很管用,现在到运输业以后是11%的发票,因为有这三种优惠,尤其是交三抵七的政策,就存在虚开票业务。一些外资企业进中国做运输,说他们为什么要买车,慢慢地中国人开始推无车承运人这个概念,中国政府也认识到组织比拥有车辆更重要,所以大家对无车承运人这种概念达成了。大概三年以前,交通部曾写过无车承运人的管理办法,后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推出。去年几次国务院发文提出推进无车承运人,但是这个政策一直落不了地。这次税务局36号文出了,无交通运输工具的承运业务可以开11%的发票,交通运输部觉得无车承运人需要国家层面给予一定的管控,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现在正在起草无车承运人试行办法,想在中东部发达省份找大概16个省做试点,每个省可能找不超过三家做试点。
6、营改增对我们行业的影响。
一是路桥票,现在规定5月1号-7月31号的路桥票可以抵进项,所以把这个时间段的路桥票好好的保管好,这是钞票。ETC的结算,发票日期最好是5月1号-7月31号之间,可以做进项抵扣。
二是住宿费,有些公司出差多的网点多的,一定要开住宿费增值税专用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