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时讯 > 行业动态

《全国社会化电商物流从业人员研究报告》发布

作者:nine123 来源:川大物流联盟 时间:2016/5/9 浏览次数:1644

每天上网买买买,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网购和快递大国。你知道为了让你能收到包裹,全国有多少人在忙活吗?5月5日北京交通大学、阿里研究院和菜鸟网络联合发布《全国社会化电商物流从业人员研究报告》(下称从业者报告)显示,目前全国从事社会化电商物流行业的有203.3万人,大概是5年前的3.4倍。这是国内首个关注对电商物流从业人员的专业性报告,由北京交通大学、阿里研究院、菜鸟网络联合发布。报告根据菜鸟网络大数据平台提供的电商物流数据,结合国内数十家主流电商物流企业实地调研结果,选取广泛样本制作完成。

根据从业者报告的数据,截至2016年初,全国社会化电商物流从业人员达到203.3万人。其中,其中站点快递员、站点仓库操作人员、基层管理人员等一线人员163.6万人。6成快递站点的电商物流件占比5成以上,17.74%的站点电商物流快件占总件量的比例达到了80%。此前《快递服务“十二五”规划》显示,截至2010年快递从业人员达到60万以上,5年间从业人员上涨约3.4倍。

站点的快件总量和快递员人数会同时随着月份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呈现周期性,只是变化幅度不同。在每一个周期内,快递员数量变化与件量变化呈现“提前效应”、“时滞效应”。

快递员学历以中专/高中/技校学历较为普遍,20-30岁男性为主,近8成是农村人口。

近八成的站点从业人员每天的平均工作时长在8小时以上,电商促销旺季甚至工作超过12小时。

5成以上站点工作人员工资水平在2001-6000之间,少数能达到8000以上,管理人员平均工资略高,仓库操作人员平均工资相对较低。快递员的基本工资每年都会上涨8%-10%左右。

近一半站点人员工作年限在1年以下,站点人员的流动性较强。快递站点迅速扩张,但是基层管理人员人才严重缺乏。

快递员揽件的收入基本是派件收入的两倍。在中国各个省市当中,揽件量明显多于派件量的地区为浙江、广东、上海,这意味着在这三地工作的快递员收入最高,这三个省份产业集群明显,尤其是多产快消品。

“甚至有的快递公司把全国各地分成四个等级,A类是快递员揽件量明显大于派件的,到D类是只有派件几乎没有揽件,总部协调,用A类收入补贴D类地区。”他说。

菜鸟网络CTO兼快递事业部总经理王文彬认为,目前快递员面临三个问题,一是缺少职业的尊严、认同感,二是快递车辆的使用标准尚未出台,三是从业者收入有待改善。在第二点上,目前全国有70多个城市禁止三轮车上路,三轮车遭遇政策“红灯”,这也加剧了快递员从业人员的流失。

全国社会化电商物流从业人员研究报告发布

报告认为,社会化电商物流从业者队伍发展迅猛,新业态发展潜力大。但是,从业人员工作强度大,收入偏低,社会认可度不高,流动性较强,不能得到良好的培训和职业规划方面的指导。另外,快递企业也面临着快递用车上路难、干线运输各地区政策存在差异、基层管理人员短缺、成本不断上涨等问题。

报告建议,首先要加强电商物流人才的培养,不要让人才匮乏成为阻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呼吁政府制定政策,优化行业发展环境,解决社会反响较大的末端配送车辆的路权问题。

从业者队伍发展迅猛 快递企业增速强劲

2011年12月发布的《快递服务“十二五”规划》中显示,截止2010年快递从业人员达60万以上。通过本次调研得到2016年初,全国社会化电商从业人员总数为203.3万人,其中,其中站点快递员、站点仓库操作人员、基层管理人员等一线人员172.9万人。5年间从业人员增长3.4倍,电商物流队伍发展迅猛,成为农民工、传统过剩产业人员转型服务业提供重要途径。

2015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06.7亿件,同比增长48%,已经连续三年增速超过45%;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769.6亿元,同比增长35.4%,连续三年增速超过35%。

从增速来看,我国快递企业增速依然强劲,是GDP增速的近4倍。从市场结构来看,B2B仍然占主导地位,网络零售占比持续扩大,B2B服务商不断寻求盈利模式的多元化探索,从单纯信息撮合向在线交易不断演进。

电商物流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报告认为,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为电商物流创造众多就业机会。3月21日,阿里巴巴集团《新起点,新生态》大会上发布,阿里巴巴零售生态为全社会创造超过1500万直接就业机会。更为重要的是,围绕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全新快递服务业态,带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就业新形态,为农民工由建筑业、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提供了众多岗位,同时也为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转岗职工安置摸索新渠道,电商物流从业人员中近8成是农村人口。

2015年12月12日,皖北煤电集团首家由转岗分流员工创立的 “创客”公司——安徽宿州同城快递祁东分公司挂牌。该公司由祁东矿与宿州市同城快递合作成立,人员采取自管模式,工资由同城快递公司支付,20名矿工自愿转岗加入该公司,成为祁东矿首批“创客”。截至2016年1月初,已有100多名矿工主动报名加入同城快递祁东分公司。

阿里研究院物流研究专家粟日表示,电商快递业从业人员一般不是由建筑业或其他行业转业而来,而是从农村直接进入快递行业,大部分第一份工作就是快递员,行业中不乏全家在同一快递企业就业的情况,如丈夫当快递点部负责人,妻子担任分拣员,儿子为快递员等情况亦较为普遍。

电商物流发展的人才匮乏瓶颈亟待突破

中国快递业正在以6倍于中国GDP速度增长,2015年全国快递量206.7亿件,经连续三年增速超过45%;业务收入2769.6亿元,连续三年增速超过35%......

无论从那个数来看,物流行业都是最欣欣向荣的朝阳产业。但是从实际调研来看,物流行业人才匮乏正在极大地阻碍物流行业发展。

分析原因,报告认为从这人员的社会地位低、工作风险大、工作环境艰苦、整体技能水平不高有关。

目前在社会上,很多快递员被认为是临时的打工者,工作技术含量低,得不到社会认可与尊重;政府和企业近年来虽有提供培训,但投入有限,缺乏体系化、延续性培训,整体从业人员素质提升远远落后于行业规模增长速度。以快递员构成为例,年纪普遍不大,以20、30的男性为主,学历主要是中专/高中/技校,他们接受能力较强,渴望技能的提升。

除此之外,工作环境艰苦,工作时间长,使得物流从业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大。调查显示,近八成一线快递员日均工作9-10小时,有些甚至12小时以上。

以上因素都加剧了快递员从业人员的流失。报告统计显示,近一半一线快递员干不满一年就离职。快递站点迅速扩张,基层管理人员人才严重缺乏,供需不匹配矛盾日益凸显。

大数据和新技术加速提升物流业含金量

报告预测,未来几年内我国电商物流包裹数量有望达到1000亿个,日均处理件量将超过3亿,从业人员将近600万人,而中国自2015年已经过人口拐点,未来到哪里去找这样一支送货大军?

根据马尔萨斯弹簧理论,当人力成本高于机器时,替代一定会发生。针对人力成本与效率困境,电商物流的自动化战略最先出现在仓储与分拣领域,2014年至今,继顺丰速递之后,圆通、中通、韵达也都纷纷上马了自动分拣设备项目,2016年圆通金华分拨中心投入的全自动分拣设备,每小时可以分拣一万个包裹。此外,机器人也在加速使用,阿里旗下菜鸟网络的多个仓内已经投入机器人。在末端配送领域,菜鸟网络、UPS、亚马逊、顺丰等企业也都开始了送货无人机的试点与实际应用。

其次共享物流、社会化物流将成为未来趋势,因为没有任何一个直营企业可以包揽全部业务。平台经济下供应链协调问题的解决之道,物流的协调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信息对称和运筹问题,一旦信息对称达到一定程度,社会化物流将与直营没有本质区别。

随着大数据和新技术创业的智能化进一步带动行业含金量提升,物流企业开有较多大数据、自动化、智能化领域的人才和科学家需求。报告乐观分析,可以预见到,10年内,电商物流行业会向技术工种过度,中国快递员有望向美国一样成为体面受尊重的职业;对社会发展来说,相比生产线工种,快递员服务意识更强,可以成为服务型社会的推动者。

 
文章关键词: 物流 电商 管理